短剧不短视 走新更走心
2024年06月21日 10:10
来源: 南方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陆夷

  一路迅猛发展的微短剧,如今似乎走到命运分岔路口。本月起,“最严短剧新规”落地生效,微短剧需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平台相应的上线备案号,否则不得上网传播。

  当下,微短剧方兴未艾,令人又爱又怕。作品方面,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穿越到霸总短剧里当护士》等精品佳作,也有霸总系列、娇妻系列、后妈系列等套路爽剧,水平良莠不齐,不少制作质量堪忧;商业模式上,随着用户黏性快速增长,诱导老年人充值等乱象频生,屡屡成为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培育良好业态,形成良性循环,才能顺应市场规律,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不辜负广大受众期待。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政策引导和规范加强,微短剧从规模化、同质化走向主流化、多元化的态势越发明显。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就曾出台文件,对微短剧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在此后开启常态化治理模式。此次新规,将微短剧的审核方式确定为“分类分层审核”,即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审核,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平台内容管理的职责,厘清了行业、属地、平台的权责边界,有利于压实各方责任,是细化监管举措迈出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优供给”的正向激励,也正在牵引带动微短剧摆脱“野蛮生长”,进入供需良性循环。各方布局、推广“微短剧+政务”“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普”之下,越来越多小而美的作品进入人们视野。例如,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来,就涌现了《我等海风拥抱你》《温度》等一批优秀作品,巧妙地将作品内容与地方特色进行结合,打开了微短剧在娱乐属性之外的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无论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是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微短剧中都蕴含着大能量。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是,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超3小时,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面对史无前例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同时用好资本力量和监管机制,因势利导推动微短剧在内容创作与商业变现等方面实现迭代升级。

  “强监管”并非“踩刹车”,而旨在推动高流量向高质量转变,让精彩短剧脱颖而出,让粗制滥造成为过去。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system
原标题:短剧不短视 走新更走心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