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如何强化资本市场投资功能?
2024年06月21日 08: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

  近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表示,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树立积极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升信息透明度和治理规范性,更好运用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同时,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内嵌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进程之中,内嵌于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从金融层面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使命也应该与时俱进,由主要发挥融资功能以培育和积累产业资本,转变为主要发挥投资功能以实现社会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当然,这并不是说融资功能不再重要了,而是发展的重心要在兼顾投融资功能的前提下有所倾斜,实现“上市公司融资—投资者获得稳定回报”的良性循环。从过去的“速度—规模”主导型,转变为“质量—效益”主导型,最终完成以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标准的注册制改革。从大的发展方向来看,当房地产作为社会主要财富仓储载体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型后,资本市场应该担负起建设金融强国的使命,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稳定回报的期望不断提升,而上市公司实际回报仍待增长,这会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质量与金融强国的建设。在强调速度与规模的市场发展模式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大股东减持、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等方面有待完善,曾出现一些内部人控制、违规关联交易、虚假信息,甚至是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了一部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中国长期处于高储蓄状态,在将高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堰塞湖效应”,较多的储蓄追逐数量有限的上市公司,导致总体上估值偏高,一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定价套利空间。这些对投资功能的发挥,以及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的培育和积累都会构成影响。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另一个功能是优化资本要素的配置,通过二级市场独有的定价和公开交易的功能实现并购重组,以提升资本运营的效率。当技术、产业链、竞争结构等环境变量发生变化的时候,资本的结构和形态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重构,以便让资本适应新的环境。二级市场具有公允定价和公开交易的独特功能,是企业纵向和横向整合的天然平台。特别是在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时期,效率高、经营稳健的上市公司并购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的公司,可以较好地缓解一些非必要的竞争,实现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

  特别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一方面,可以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和公司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达到对企业进行市场化考核的效果,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中激励相容的难题。另外,综合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可以为养老金提供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这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人民性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金融层面的具体实践。

  当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兼顾改革和发展两条主线,市场短期内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波动,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一定冲击。为了稳定市场并进行市场秩序治理,IPO和增发受到了限制,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稽查和对短期套利行为的严格规范,在短期内可能对市场的活跃度有一定影响,比如交易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这些举措是为了给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打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的高质量发展。从长远来看,在法治化的轨道上不断完善监管、加强监管,并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将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活跃和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建设金融强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评论丨如何强化资本市场投资功能?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