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行索要电池配方?商务部: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2024年06月20日 19:49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商务部最新发声!

  针对近期部分企业反映欧委会在调查中额外要求企业提供其他信息,借调查之名,窥探中国技术内幕。6月20日举行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有消息称6月18日,中欧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商务部一起开了一个闭门会,会上中欧车企都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部分企业还表示欧委会在调查中额外要求企业提供其他信息,借调查之名,窥探中国技术内幕,请问对此发言人有何评论?

  何亚东介绍,据企业反映,欧委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索取中国电动汽车及电池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比如要求中国企业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还要求企业提供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所有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笔采购信息、销售渠道和定价方式、在欧客户信息、供应链布局信息等。欧方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前所未有,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

  何亚东表示,欧委会在调查过程中多次称不合作就将面临不利裁决结果,强制要求企业提供上述信息。在中国企业尽最大可能配合调查、提供信息后,欧委会仍无端指责中国企业未充分合作,对企业裁决惩罚性高额税率。中国企业对此非常震惊和失望。欧方有关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公平竞争,破坏全球绿色转型和开放合作,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对于近日美国再次以涉俄为由,宣布对全球300多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40多个位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公司和个人的做法,何亚东表示,美方应立即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于5月14日,美方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等产品的加征关税。何亚东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严正交涉。美方无视国际经贸规则,执意保留并提高对华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是典型的政治操弄。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

  何亚东还回答了媒体记者关于“商务部会不会对欧盟乳制品发起调查?”“反倾销调查期间,中国会否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征收临时关税?”等提问,介绍了中方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最新进展。

  应国内产业申请,商务部依法于2024年6月17日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调查期间,中国是否会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征收临时关税?

  何亚东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反倾销条例》,经初步调查确定倾销成立且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自初裁后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调查结束后,商务部将作出终裁决定,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

  另有记者提问:现商务部已对欧盟猪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请问下一步商务部会不会对欧盟乳制品发起调查?是否收到了业界的反补贴调查申请?

  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关注到了有关产业诉求。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利。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今年1月份,中国商务部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白兰地启动反倾销调查。

  何亚东表示,今年1月5日,商务部应国内白兰地产业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立案后即有140多家欧盟企业和行业协会登记应诉,截至目前,近120家欧盟企业正式提交了答卷。欧盟相关协会还多次提交评论意见。

  立案后,中方调查机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法律规定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合法权利。目前已经完成登记应诉、抽样、问卷发放和答卷回收等调查程序。

  何亚东说,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在立案60天后,调查机关即有权作出初裁决定。调查机关已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目前正在抓紧审查答卷和评论意见,并已向有关利害关系方发放了补充问题单。调查机关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作出裁决。

  此外,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增速均超过20%。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被强行索要电池配方?商务部: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