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翻开”金融新篇章 陆家嘴论坛探讨养老金融的多元路径
2024年06月20日 18:56
作者: 陈雨康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024陆家嘴论坛6月19日至6月20日在上海召开,以“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为主题的全体大会六6月20日举行。记者从该场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养老金融作为银发经济的一环,也是我国金融强国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金融业的资金跨期配置功能和养老资金安排的周期特征非常契合,金融机构需要持续探索,不断用金融“活水”助力培育银发经济市场。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当前银行业在养老金融方面已“破题”。与实际服务需求相比,在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提升服务效能方面,还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一是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见效相对慢。养老产业普惠性经营主体面临着如何盈利、如何取得担保的难题。二是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量县域人口迁移,转化为新市民,但是与之配套的养老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供给相对薄弱。三是银发经济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家合力打造完善服务生态,将难点变成亮点。

  融资服务供给方面,谷澍提出,要做好“三个融合”。一是把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好,围绕银发经济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和上下游链条企业培育优势主体,拉长做深金融服务链条。二是把信贷、投资、金融租赁等综合化服务能力融合好,多维度、多层次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三是要把养老机构建设过程中的财务表现评价和发展潜力的评估融合好,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养老产业倾斜。

  谷澍表示,要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做好政、银、企三方结合,增强养老服务方面全社会的联动合力。“服务银发经济和养老需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离不开跨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商业银行要积极强化和各级人社、民政、工信、医疗、数据要素管理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广泛寻求与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的融合创新,凝聚各方合力,促进优势互补,大家一起满足广大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向往。”

  据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有35万亿元之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任何一个有效市场的形成,都有赖于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奔赴,银发经济同样如此,这个需求要看有没有消费能力,老年人有没有钱消费、敢不敢消费,对于释放银发经济的潜力尤其关键。党中央部署‘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就是解决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风险保障不足的两个问题。”

  蔡希良表示,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有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等特征和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该要把握好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切实体现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广大社会民众通过科学规划,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解决好14亿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

  同时,要优化养老金融的政策体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蔡希良表示,我国已建立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三支柱很不平衡。第三支柱是短板,第二支柱也有弱项,所以必须尽早采取行动,优化养老金融的政策体系,大力提升第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与覆盖面,切实解决养老金储备不足的问题。

  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比如取消企业参加第二、第三支柱必须先参加第一支柱的要求,取消企业年金的职工参保率须达到70%的隐性门槛,从而给广大的中小微企业、社会公众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他认为,在税收方面可以研究适度提升个人养老金的最优额度,优化个人养老金领取之后无差别征收个税的政策,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灵活就业人群等全程免税,从而增强第三支柱对广大免个税群体的吸引力。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永刚表示,发挥跨周期资产配置专业能力,持续为养老资金管理贡献力量。保险公司尤其是大型保险集团作为养老金融领域的先行者,除了通过丰富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助力养老财富积累外,还凭借自身跨周期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持续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和管理贡献积极力量。保险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绝对收益获取能力、另类产品创设能力上都具有比较优势,长期资金的管理理念和均衡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也非常适合养老金的管理需求。

  “相对于银行理财、基金、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基于生命表的精算技术,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可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价值不可替代。”赵永刚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3
原标题:银发经济“翻开”金融新篇章 陆家嘴论坛探讨养老金融的多元路径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