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拓斯达深耕高端智能制造
2024年06月20日 10:42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300607_0

  近日,由拓斯达(300607)与国创工软合作开发的新一代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首阶段应用场景验收通过,成功实现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平台上的实际应用。借助于该嵌入式操作系统,拓斯达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实现IT与OT技术的深度融合,平台支持多种工业通讯协议,可一站式实现工业机器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互。

  AI工业机器人前瞻性的布局一方面体现出拓斯达工业机器人的产品力及底层技术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确保在AI工业生态商业化阶段拓斯达可以取得先发及与不同AI大厂兼容的优势,实现“智造”的弯道超车。作为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拓斯达深度研发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不断打磨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三大产品分别实现先进智造、高端自造、优势制造,是市场上典型的新质生产力标的。

  前沿科技的“先进智造”

  据了解,拓斯达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全线覆盖的企业。

  依托在3C行业多年的工艺积累以及技术深耕,拓斯达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实现快速发展,大客户开拓成效明显,形成了果链+非果链客户双轮驱动的市场格局,目前客户包括伯恩光学、富士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华勤技术闻泰科技龙旗科技等。2024年一季度,公司自产多关节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5%,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5%。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日益成熟,人机交互、智能制造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尤其在场景、工艺、流程更加标准化的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和AI大模型结合可降低工业机器人使用门槛,落地性、适用性、经济性更加具备优势。凭借在工业领域的沉淀与积累,拓斯达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与AI大模型的融合验证,与头部AI大模型公司推进AI工业机器人垂直领域的落地。

  自主可控的“中国自造”

  在制造产业升级、国产替代需求持续增加、核心部件自给能力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仅有少数企业具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生产能力,格局集中,拓斯达的市场份额及品牌地位排在国产品牌头部位置。

  拓斯达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主要应用于民用航空、汽车、高端模具、精密零件等先进制造领域。2023年,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签单量超260台,同比增长60%;出货量超260台,同比增长10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34%、毛利率同比增加6.5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累计出货超500台,在手订单处于饱满状态。

  除市场需求外,自主技术+产品力是拓斯达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快速增长的底层动能。一方面,公司已经自主掌握了主轴、转台、摆头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在确保产业链可控的同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后逐步形成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

  中国领先的“优势制造”

  注塑行业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下游分布广泛,是为电子、电器、汽车及交通、光电通讯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重要装备的产业,在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注塑机生产第一大国,在注塑行业具备明显制造优势。

  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3C电子、汽车、家电等行业需求持续回暖,叠加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注塑设备市场需求逐渐回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带动注塑设备需求回升。2024年一季度,公司注塑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8%,收入同比增长超90%;其中,公司电动注塑机一季度销售量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此外,三机一体、模温机等注塑机配套设备以及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也属于注塑环节必备的产品。上述配套设备及产品是拓斯达成立初期便开始深耕的产品,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凭借强产品力及品牌效应,在国内属于头部地位。在行业需求回暖情况下,公司注塑机配套设备及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需求同步好转,与注塑机行业增长趋势保持一致,目前在手订单饱满。

  随着制造产业链转移、新兴市场拓展、关键领域的国际贸易壁垒及竞争等多因素驱使,中国“优势制造”企业出海势在必行,在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同时,能够在“逆全球化”趋势下扩大“朋友圈”。2023年,拓斯达紧抓海外市场增量机遇,相继成立越南北宁分公司、墨西哥办事处、印尼首个技术中心,确保全面高效的服务及产品保障,并于多国成功交付样板工厂,海外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科技制造业多处于产业生命早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二级市场可以给予较高估值。“科技特色估值”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在此背景下,拓斯达这类兼顾安全边际以及成长性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公司有望获得机构的进一步增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33
原标题:聚焦新质生产力 拓斯达深耕高端智能制造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