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权益受损,新能源车厂家要“自证清白”
2024年06月20日 07:45
作者: 张子庆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名理想MEGA车主在社交网络平台爆料称,自己的理想社区账号忽然被社区管理员锁定,导致无法使用App解锁车辆,从而影响到了车辆的正常使用。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差异不在硬件而在软件,使用手机软件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已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功能。有安全领域专家曾说过,只要是人写的软件,就一定会有缺陷,会有“漏洞”。这名理想车主遭遇功能封禁,理想汽车将“过错”归结给了系统BUG,称该账号触发了风险管控程序,“误伤”了车主授权的家人账号。

  这名理想车主的遭遇并非孤例,新能源汽车各类功能疑似被厂家远程“锁定”的这类问题已经多次引发争议。今年“3·15”期间,某智能品牌汽车车主称在自己准备驾车参加当地举办的“问题车展”时,被该智能品牌汽车远程锁定了车机系统,导致车辆无法启动。除此之外,还有远程锁电的问题。厂商把汽车充电口进行了远程锁定,导致无法充电,倒逼用户选择换电模式。

  而除了这些功能性的限制之外,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隐忧还在于隐私保护的缺失。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遍布全车身的传感器,如此多的传感器提供智能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用户隐私的让渡。这其实是一种悖论,越方便越无秘密,在隐私与便利的权衡当中,用户大部分时候偏向的是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的隐私就不需要保障。

  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法律赋予大家的基本权利不会有任何减损。首先从消费者的权益而言,消费者购买车辆,目的是驾驶,而不是买个大号玩具,基本的驾驶功能应当是产品质量保证的范围。有些厂商将驾驶功能与自己的软件服务挂钩,通过限制驾驶功能的性能引导客户购买高价的软件增值服务,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一般情况下,用户在购买车辆之后,就拥有了车辆的所有权,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如果厂家或销售商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远程锁车或是对车辆参数配置进行修改,就侵犯了用户作为所有权人的占有和使用权。

  再次,民事主体的个人信息及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智能化在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个人隐私暴露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厂商不仅需要在功能上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也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如果发生隐私泄露风险或者厂商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厂商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给车主带来种种挑战和不便,包括保险费用高昂、虚标续航里程、充电费用上涨等问题,用户戏称电动车为“电动爹”。玩笑归玩笑,技术越发展,对于民众权利的保护越应该加强。汽车厂家当然没有限制或取消用户车辆使用功能的权力,在这些存在争议的案例当中,厂家和用户各执一词,厂家坚称清白,用户大多半信半疑,很多事情最终不了了之。新能源汽车的软件如同黑箱一般,如何更好地保障用户权益,需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于厂家这样掌握所有软件信息的专业主体,一定条件下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令其自证清白,或许能让不少新能源车主不再像花钱请了个“爹”回家一样憋屈。 □ 柯锦雄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用户权益受损,新能源车厂家要“自证清白”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