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试点轻微污染地块自主修复 流程时间缩短约70%
2024年06月19日 19:12
来源: 上游新闻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迭代一体推进“九治”是美丽重庆建设的重头戏。6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前往重庆大渡口长江边上的老重钢焦化厂,直击当地在“治土”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生动场景。

 

  在跃进村街道的丁家垭口,滚滚长江拐了一个弯。北岸的老重钢焦化厂区域,挖掘机和运渣车在轰鸣中正忙个不停,现场工程人员正按照规范开展土壤污染治理。

  “治土”是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关键一环。污染土壤一部分作为生产水泥原料,一部分通过高温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还有一部分则采用固化方式进行填埋,基本实现“应治尽治”。

  记者现场了解到,老重钢片区修复与地块开发利用计划相结合,按照由南至北的顺序逐步实施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目前已累计完成57%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包括炼铁厂、葛老溪、虹桥院、型钢厂等地块。现在正在实施焦化厂、渔鳅浩等地块修复。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置污染土壤130余万方,一般工业固废80余万方,总计完成投资约13.5亿元。

  一般土壤修复需要经过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除去修复治理外其余环节一般情况下需要8-12月。对修复污染轻、方量小的地块,显然是费力又费时。

  如何压缩流程、缩短耗时?为答好这道“考题”,大渡口区开展了轻微污染地块自主修复改革试点,将复杂的程序简化成申请、实施和验收“三步走”。

  据介绍,大渡口已通过自主修复方式完成3个道路项目地块修复,申请至验收时间为1个月左右,较一般流程时间缩短近70%,化解了土壤污染治理与地方开发利用土地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切实为企业在时间与成本方面“减负”。

  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常涉及深基坑、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因该类型项目不属于建设项目,全国范围内仍未有较为规范的文件明确其安全监管职责。

  为此,大渡口区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将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安全监管纳入区住房城乡建委监管范围,同时从项目立项、招标环节完善项目监管流程,全面保障污染地块安全利用。

  大渡口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宁表示,职责明晰之后对整个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安全管理,做到了有据可依,接下来将继续推动重钢片区、五一互助片区、钓鱼嘴半岛片区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确保土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在100%。

  2023年,重庆全年完成28块污染地块修复,提供净地面积2670亩;对102块土壤污染重点地块进行遥感监管,对41个重点污染土壤处置终端和地块进行全天候AI视频监管,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正高级工程师罗程钟介绍,下一步将出台系列技术指南,指导区县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现有的惠企措施,同时完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检测和验收的质量监督体系,做到既降低社会成本,又守住环境安全的底线。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3
原标题:大渡口试点轻微污染地块自主修复 流程时间缩短约7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