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十万买的建设用地却无法建房?
2024年06月19日 07:01
作者: 詹淑真
来源: 羊城晚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羊城晚报记者詹淑真

  宅基地被“偷换”成复耕地,30多户村民何处安家?镇政府涉嫌违规卖地,村民几十万购得“废纸”一张?6月1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上线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民声热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媒体和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宅基地被“偷换”成复耕地?

  近日,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调查发现,在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前进村,有30多户村民的宅基地被偷偷划成了复耕地。据村民们反映,2014年,冷坑镇国土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他们的房子被纳入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计划,配合拆除旧房后,前进村将重新规划建设,成为整洁且现代化的新农村。

  然而,直到2022年,有村民拿着土地证前往县自然资源局报建新房,才被告知该地块为耕地。前进村规划的并非新农村建设,而是增减挂钩房屋拆迁项目。在多轮申请之下,村民发现了以他们名义冒签的《怀集县增减挂钩房屋拆迁协议书》。

  无奈之下,村民们将冷坑镇政府告上了法庭,经过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法院宣判,该份《怀集县增减挂钩房屋拆迁协议书》由于他人冒充签名,不产生法律效力。但镇政府依旧没有给他们明确答复,在村民的追问之下,冷坑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表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已经通过了省市验收,现在要恢复宅基地性质,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

  在节目中,屈家树指出,尽管需要核实一些具体情况,但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解决途径包括原址重建或易地建设。今年,省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布了《广东省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涉及村民建房等问题,可以在其中找到完整的指引。接下来省里也会对基层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对于村民何时能重建家园的问题,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王功慧表示:“我们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如果这个项目当初在组织实施的时候,特别在申报环节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从怀集县局到厅里面,我想是可以纠正的。纠正以后,怀集县、肇庆市包括相关的镇要同步承担义务,如果复垦的区域少了一块,我们有义务必须重新选择一个复垦区域,确保增减挂钩平衡。”

  村民什么时候能够建回他们的房子?整个流程走下来,预计还要等多久?对于村民关心的问题,王功慧表示:“我想今年内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可以的。”

  村民几十万购得“废纸”一张?

  近日,多名云浮罗定市的村民向广东民声热线反映,他们在花费巨额资金购买黎少镇政府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依旧无法建房。究竟是证出了问题,还是地出了问题?

  2019年1月,云浮罗定市居民李先生在黎少镇购买了当地镇政府出让的土地使用权。随后,又取得黎少镇政府规划办颁发的广东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满心欢喜的他,以为可以马上建房了。可时至今日,那块土地依旧杂草丛生。

  明明交了钱,并持有广东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怎么就无法建房子呢?原来,黎少镇田心村黄泥塘地块是农业用地。记者查询2019—2024年罗定市黎少镇人民政府公开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批后公示文件发现,田心村黄泥塘地块并未公示过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而在今年2月,黎少镇田心村村庄规划公示图中显示,村庄建设用地仍有14.42公顷缺口。

  这不禁让人质疑:既然是规划用地,又是非建设用地属性,怎么能够拿出来交易?村民手中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是否有效,难道是假证?

  现场,民声热线连线了云浮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卢伟棠。他明确表示:“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的土地就发了规划许可证,是没有依据的。下一步会成立工作组到罗定进行调查整改,核实土地征收、土地出让、规划报建等相关问题。”

  屈家树也表示,土地问题复杂,是民生之本。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去年群众反映的类似问题,其处理经验可供参考。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执法监督处处长苏琛贸强调,如果连土地审批手续都没有就卖地、发证,可能涉嫌非法转让土地和违规发证。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但是必须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他提到:“过去一段时间,有些地区个别人员为谋取利益,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严重破坏土地管理秩序,我们对此一直坚持依法打击。去年民声热线也反映过类似的线索,后续我们督办地方查处了一宗类似的案例,就是镇政府非法批准征收土地、违法出让土地,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原来的镇委书记也被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system
原标题:花几十万买的建设用地却无法建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