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华侨文化优势,助力广州文化建设
2024年06月17日 03:57
来源: 广州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来稿选登

  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是华侨在海外生存、创业、奋斗及回国参加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资源。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有着丰富多彩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浓缩、记载和见证了羊城的沧桑变迁与华侨的家国情怀。如爱群大厦、永安堂等华侨历史建筑及人文景观遍布全市。这些资源产生于不同年代,形态与内容各异,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建筑价值。从城市面貌来看,民国时期由华侨及海归建筑师在中外文化与新旧文化的交互碰撞和融合中,积极吸纳国外的建筑文化与艺术,将其融合于广州城市建设中,使之成为中西方建筑文化结合的典范。以东山新河浦一带为例,“东山洋房”是广州特有的融岭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民居建筑,打破了广州民居千篇一律的面貌,是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的一大突破。华侨建筑文化真实地反映华侨所处的时空环境与社会形态,也诠释着美的概念,蕴含丰富的建筑语言,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

  经济价值。民国时期,华侨回国投资进入初兴阶段。以长堤一带为例,侨资的大量投入、华侨建筑的聚集使长堤发展成为广州新的商业中心,对促进广州的城市开发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爱群大酒店、新华大酒店、新亚大酒店等华侨历史建筑仍在正常运营,不断发挥着其经济价值。此外,目前已有部分华侨历史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如五仙门发电厂经活化后作为广州市华侨博物馆对外开放;中山三路2号旧民居,如今是独具民国风味的咖啡馆;逵园经活化后作为社区艺术空间向公众敞开大门;等等。通过深挖华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与文化,有效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为其注入经济活力,进而打造优质文化产业,发挥了华侨历史建筑的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广州华侨建筑是华侨文化、华侨精神的载体,蕴含着华侨炽热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开创进取的拼搏精神,也是凝聚侨心的“集体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藏。由华侨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等见证着中国近现代变革的历史沧桑,是我们了解华侨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亦有助于增强广州的城市文化内涵,对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构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得以保护和激活,城市发展才更有生命力。保护和利用好广州华侨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对于展现广州历史文化的全貌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华侨文化凝聚侨心,增加侨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可以发挥“华侨优势”,使之成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是当前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肩负建设岭南文化中心与对外文化交流门户的重任。作为全国侨务大省的省会城市,广州华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涉侨文物丰富,将广州的华侨文化建设纳入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在打造广州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这四大文化品牌时,重视华侨历史文化在广州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以彰显广州城市文化的华侨特色,推动广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system
原标题:发挥华侨文化优势,助力广州文化建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