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显著回流 外资用真金白银投下“信心票”
2024年06月17日 04:2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北向资金显著回流 外资用真金白银投下“信心票”】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显著回流,净买入额已接近800亿元。其中,电子、有色金属、银行等板块最近一个季度均迎来北向资金百亿元以上加仓。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贝莱德、美林国际、巴克莱银行等外资巨头均于近期纷纷加仓A股和港股。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显著回流,净买入额已接近800亿元。其中,电子、有色金属银行等板块最近一个季度均迎来北向资金百亿元以上加仓。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贝莱德、美林国际、巴克莱银行等外资巨头均于近期纷纷加仓A股和港股。

  在多家机构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全球资金呈现重返中国市场之势,具体到投资机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地产链、高股息等板块均值得重点关注。

  外资巨头增持中国资产

  被视为海外“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775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437亿元的净买入额。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增加。

  与此同时,外资巨头开始用真金白银在A股和港股市场上扫货。

  5月14日,宏川智慧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5月9日,摩根大通证券以自有资金持有1990.98万股,相较于一季度末增持了83.65万股。5月8日,凡拓数创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5月6日,美林国际与巴克莱银行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量分别为69.58万股和62.4万股。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尚未出现这两家外资机构的身影。

  数据显示,5月31日,贝莱德增持中国中免H股19.95万股;5月30日,摩根大通增持中国中免H股73.92万股,每股均价为65.06港元,增持总金额为4809万港元。5月以来,除了摩根大通和贝莱德,花旗及美国私人银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同样出现在中国中免H股的加仓者名单上。

  5月30日,摩根大通增持香港交易所647.18万股,每股均价为263.75港元,总金额为17.07亿港元。同日,摩根大通还增持招商银行H股4000.38万股,每股均价为35.35港元,增持总金额达14.14亿港元。在此之前,花旗也多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

  多家外资机构近期不约而同地提到,当前全球资金呈现重返中国市场之势。

  “整体而言,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港股市场此前更是走出了过去5到10年难得一见的大幅上涨行情。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外资机构在说‘中国交易回来了’。”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称。

  汇丰晋信基金表示,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较大,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在海外股市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再次获得全球资金的青睐,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很多看好中国市场的资金当前还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市场形成上涨趋势,我相信这些资金一定会加快回流。”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称。

  经济数据回暖提振投资信心

  外资巨头纷纷加仓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显著回暖。

  “早在今年三四月份,我们就看到出口数据开始好转。我们总体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开始加快,下半年这一增长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刘佳称。

  摩根资产管理近日表示,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需求回暖,工业生产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

  “今年5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速从4月的1.5%进一步上行至7.6%,强于市场一致预期。除了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我们的测算表明实际出口增长动能也比较强劲,出口环比增长1.8%,较此前的1.6%有所提速。鉴于‘五一’假期使得5月节假日比4月更多,实际出口增长动能可能比官方数据所反映的更强。”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称。

  熊奕表示,中国的工业和服务业在第一季度均强劲增长,反映了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水平在持续改善。此外,出口增长也为整体工业生产带来了积极贡献。得益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积极的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我们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展望仍然趋向乐观。如果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进一步提高,相信未来几个季度里中国资产仍会有领先于全球市场的表现。”熊奕说。

  在熊奕看来,随着一季度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降低,这些风险的减少使得境外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配置在与中国相关的资产上。

  多主线挖掘结构性机会

  Choice数据显示,最近一个季度,北向资金对申万电子、有色金属和银行板块的增持额均超过百亿元。此外,北向资金对申万公用事业和电力设备板块分别增持91亿元和73.26亿元。站在当前时点,外资机构纷纷表示,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地产链、高股息等多个领域均看到了潜在的投资机会。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邹江渝表示,许多高端制造行业的公司股价在5月呈现震荡盘整走势。在行业层面,他看到了一些较为积极的变化:第一,困扰新能源产业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有望逐渐得到缓解;第二,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将助力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升级;第三,中国电动汽车销售渗透率持续上升;第四,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均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和进步。

  “展望6月,我们对权益市场的表现持乐观态度,看好人工智能产业变革带来的基础设施和终端应用的机会,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里供需格局较好的公司投资机会,以及在全球细分制造领域具有竞争力的‘出海’企业投资机会。”邹江渝称。

  富达基金股票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周文群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见顶,海外流动性对A股的冲击大概率较2023年明显减弱。海外经济偏强将利好中国的出口、“出海”企业,因此她看好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出海”企业的投资机会,具体领域包括工程机械、家电等。

  “另外,我们持续看好相对稳健的高股息板块,包括能源、消费、金融、电信、港股中业务主要分布在海外的公司等。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对科技创新产业政策的预期,我们也会关注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成长板块,如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电子、AI算力等。”周文群称。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未来有几个方向值得重视:一是基本面稳定,现金流充裕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保持一定增长的品种;二是高端制造中资本开支已经下降、产能已经出清的细分领域;三是地产链,一旦销售出现企稳迹象,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极大提升;四是国企改革,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国企有望在公司治理改善、经营效率提升方面作出表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北向资金显著回流 外资用真金白银投下“信心票”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