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柳晓光:生成式AI为银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2024年05月26日 21:44
作者: 王敬博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5月25日,毕马威中国银行与资管行业CIO咨询主管合伙人柳晓光在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2024年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银行业应用价值初探》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生成式AI为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业需要把握这一趋势,积极应对,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柳晓光认为,生成式AI正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核心趋势,标志着过去十年中的第四波重大浪潮。与前三次(大数据与小模型、区块链、元宇宙与AR/VR技术)相比,生成式AI的影响力预计将更为深远和持久。

  柳晓光表示,这波AI浪潮的兴起与技术成熟度紧密相关。算力和数据准备的成熟,加之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的深入研究,为大模型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进步解决了以往小模型依赖专家规则、数据限制和模型迭代缓慢的问题。

  柳晓光指出,在银行业,大模型的应用正逐步展开,未来有望形成局部领域的智能体,最终实现银行操作系统的整体智能化。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尝试阶段,大模型的引入将推动业务流程的实质性变革。

  柳晓光分析认为,银行业的大模型应用需关注两个关键维度:生成内容的可控性和应用场景的需求频度。内容可控性对于强监管的垂直业务领域尤为重要,而需求频度代表着AIGC在特定场景是否具备投入产出的可持续性。

  柳晓光介绍,银行业对大模型的应用可分为通用和垂类行业两大类。垂类行业大模型在银行业务流程中的应用,预示着从点状应用向深度业务场景的转变。这不仅要求技术成熟,还需要组织机制的适应和创新。

  在柳晓光看来,面对生成式AI带来的新质生产力,银行业需平衡效率、质量和创新。大模型的应用将对产品设计、营销、风控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产品设计上,大模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灵活的产品组合;在营销上,能够生成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在风控上,能够提升识别和预防欺诈的能力。

  柳晓光建议,银行业在应用AI时应首先关注降本增效,打通流程,并利用AI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和系统的整合。同时,银行应平衡AI应用与短期试错,从小场景开始,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此外,银行还需关注数据架构的适应性和组织机制的创新,以支持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毕马威柳晓光:生成式AI为银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