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创业黑马集团承办,每日经济新闻协办的“AI应用向未来”产业沙龙暨“AI应用伙伴计划”发布仪式在北京举办。
出门问问(HK02438)大模型团队工程副总李维进行了主题分享。在他看来,大模型创业公司的商业化过程中,模型与产品脱节是最大的现实问题,产模结合则可以“以产养模,以模促产”。
李维指出,创业公司一方面依靠大模型可以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被“淹死的情况”。通用大模型的迭代更新导致很多创业公司做到一半时就做不下去,因此,创业公司要主动回避一些赛道。
大模型时代,应用大爆发的挑战显著增长
2023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147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216亿元。
5月22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翁冬冬在产业沙龙上分享的《2024年AI产业洞察报告》显示,中国AI大模型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投入研发,如百度、腾讯、阿里等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技术实力,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李维认为,在大模型应用落地方面,目前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商业模式,规模化的应用爆发尚未出现。他指出,在上一代移动革命时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超级应用软件(Super Apps),例如,美团、淘宝、滴滴、抖音和微信等,已经满足了人类衣食住行、娱乐通信等基本需求,技术革命在应用侧的低枝果实已经被摘尽。到了大模型时代,应用大爆发的挑战显著增长。
不过,李维也表示,ChatGPT实际上也是Super App。“其实应该叫Super-Super-App,因为ChatGPT在白领工作中几乎是万能的,它给整个社会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正因为它是万能的,Super-Super-App的光芒也遮盖和堵塞了不少应用赛道。
李维指出,创业公司一方面依靠大模型可以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被“淹死的情况”,通用大模型的迭代更新导致很多创业公司在做到一半时就做不下去了。创业者也应保持警觉。他举例说,10年前当深度学习第一次革命来临时,所有大厂都在做神经机器翻译,而且全都是免费,那么机器翻译这个产业也“就被干掉了”。
产模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大模型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是什么?
“大模型来了以后,我们也主动回避一些赛道。”李维直言,ToC的终端消费者助理(所谓copilot)是他们刻意回避的赛道之一,这个赛道属于大厂赢者通吃的游戏,没有财力和用户数据积累的小公司没法竞争。另一方面,为大企业做定制化项目的ToB垂直赛道也在回避,因为这个赛道会导致创业公司陷入“项目制的泥坑”。
从投资界的态度来看,基于算力的大模型是一个“烧钱”的赛道,目前投资界对大模型逐渐处于观望态度。
李维指出,投资人的本性是要看到回报,产品交付是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认为,模型是后台,真正服务消费者的产品属于前台,产模结合实际上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李维表示,出门问问现在选择的赛道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以ToPC(Professional Consumer 专业消费者)/ToSMB(Small&Medium Businesses 中小型企业市场)的新商业模式面向做内容的消费者和定制化要求不高的中小企业,找到有付费意愿的生存空间。
“ToPC/ToSMB,我们找到一个生存空间。”李维表示,ToPC赛道是为试图利用AI生产内容的群体提供生产工具。
李维称,大模型都存在幻觉问题,对严谨的行业来说,幻觉问题是致命和不可控的,但对于内容行业来讲,相对来说就比较容错,“小说和视频等主观性的内容没有唯一的标准”。
此外,针对不需要太多定制的中小企业,大模型创业公司可以基于中小企业的共有需求去提供服务。
成立于2012年的出门问问,是一家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并于2024年4月在港交所完成上市,被称为“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的业务分部包括AI软件解决方案(包括AIGC解决方案及AI企业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