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港股18A上市公司迈博药业发布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迈博药业实现营收8716.1万,同比增加55.87%;实现净利润-2.09亿,同比增加0.69%。
迈博药业专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商业化。目前,其管线包括9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及1个强抗体药物。
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正处于寒冬已是资本市场普遍共识。命运的呈现也是两级分化——有的Biotech已建立稳定产品管线,盈利时间表已经提上日程;而有的Biotech则在融资、研发、商业化等方面处处碰壁,盈利遥遥无期。
2023年的业绩披露,验证了迈博药业正是后者。除此之外,迈博药业还需为现金流苦恼,为此也转型合同研发生产项目(CDMO)。
核心产品市场天花板低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和CMAB009是迈博药业三款最核心的产品。
其中,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分别于2021年7月和2023年5月获批上市。CMAB009的上市注册则于2023年3月获受理。
迈博药业的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英夫利昔单抗类似药,其获批适应症为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和银屑病。
迈博药业的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过敏性哮喘治疗性抗体新药,获批用于治疗确诊为IgE介导的哮喘患者。此外,其适应症范围有望扩展到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
迈博药业的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和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虽都占得上市先机,但似乎并没有把握住这个宝贵的开拓市场的时间。
据2023年年报,迈博药业的药品销售收入为6992.3万元,占总营收的81.94%。其中,迈博药业也并未详细披露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和的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的具体营收贡献比和市场占有率等。
此外,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和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的市场天花板都不高。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市场规模将达13亿元,2017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8.5%。预计,2030年,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市场规将达44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市场规模将达13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3.7%。预计,2030年,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市场规模将达66亿元。
其中,迈博药业的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和注射用奥马珠单抗α都后有追兵。
在迈博药业的英夫利昔单抗上市后几个月,海正生物和嘉和生物的英夫利西单抗也相继获批上市。石药集团、海正药业、远大医药健康也在开发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
转型CDMO未见奇效
迈博药业急迫的困难或是捉襟见肘的现金流。
据2023年年报,迈博药业的现金及等价物为1.73亿,占总资产的16.71%。这还是由于迈博药业收到CMAB007和CMAB009两项许可协议预付费用及里程碑款的救急。
在此之前,2023年上半年,迈博药业的账面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下0.23亿元。
更主要的是迈博药业的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和研发费用还一直在增加。迈博药业似乎并不像其他处于寒冬中的Biotech一样缩衣节食。
2021年至2023年,迈博药业的销售费用从942.3万增至4892.5万;行政费用从9063.2万增至1.05亿;研发费用反而从2.64亿缩减至1.23亿。
具体来看,以2023年为例,迈博药业的行政费用为1.05亿。其中,非研发人员员工成本为4481.6万元,未投入生产和研发用途的物业、产房和设备新增折旧为3882.5万元,其他为2101.8万元。
截至2023年末,迈博药业共有347名员工。除去223名研发人员,迈博药业的非研发人员的年薪达36.14万元。
而在2023年,迈博药业的研发人员总成本才仅4020.1万元。以此推算,迈博药业的研发人员年薪仅18.02万元,远低于非研发人员的薪酬。
迈博药业选择了转型CDMO,这也是不少创新药企的选择。在2023年年报中,迈博药业就表示,依托国内优势的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其亦积极拓展CDMO业务。
不过,在寒气上向上游逼近的时刻,迈博药业这类半路出家的CDMO业务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据2023年,迈博药业提供合同服务收入仅为63.7万元。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