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超预期下调或令银行利息收入又减少4000亿 如何对冲?业内:增配债券是出路
2024年02月20日 23:09
来源: 财联社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月20日,在一年期LPR报价不变的情况下,五年期LPR从4.20%下行至3.95%,旋即引发市场热议。

  LPR下调降低融资成本带来宽信用效应,但也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息差空间。多家研究机构判断,本次“降息”预计将导致上市银行息差下降6bp到10bp不等,预计将减少利息收入4062.77亿元。

  减少的利息收入如何对冲?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少行业分析人士再将目光聚焦在贷款和债券之间比价上。据数据测算,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为2.43%,考虑免税效应以及没有资本占用成本,其综合收益超过了银行投放贷款所产生的综合收益。

  2月20日,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告诉财联社记者,他预计今年银行的信贷增速会降下来,银行的配债比例会提升。

  此外,有西南某券商机构研究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调整资产配置或许已经来不及。她认为,银行每年初都会大致确定每年的资产配置,不太会因为当年的利率变动就调整配置方向。银行更多还是通过贷款结构调整,或者负债结构调整,来尽量进行对冲。

  市场担忧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

  国盛证券银行团队20日发布研报预测,仅考虑LPR下调影响,测算上市银行贷款利率下降12bps左右,带动息差下降8bps左右。

  同日,华创证券银行团队发布研报预测,假设本次1-5 年、5 年以上的贷款均受到5 年期LPR 降息的影响,以2022 年年报披露的上市银行流动性风险结构和利率风险结构为基础进行测算,2024年和2025年息差下降6.7bp、4.3bp,对净利润拖累5.4%、3.6%。其中由于国有行的对公中长期贷款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2024年和2025 年国有行息差下降8.9bp、4.9bp,对净利润拖累6.9%、4.1%。

  不过,该机构指出,综合考虑实际贷款定价中,5 年期以内贷款定价不一定锚定5年期LPR,同时考虑年初以来降准、去年12 月存款利率的下调也会一定程度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此外,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也在今日发布的研报中预判,假设金融机构存量中长期贷款全部重定价,测算本次非对称降息对贷款端定价的影响为-16.75BP,减少利息收入4062.77亿元,对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大致为-10.6BP。

  如何对冲?银行存款利率或进一步下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LPR报价出炉之后市场普遍预计,未来银行存款利率将进一步下调,从而优化银行的负债成本。

  张一纬指出,从稳息差、维持合理利润和补充资本角度而言,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继续调降的概率加大。

  华泰证券银行团队从政策层面解读认为,最近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了降低存款利率(“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预计后续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此外,也有部分研究机构认为,存量按揭贷款的重定价日多为每年的1月1日,这意味着本次LPR调整需要等到2025年1月1日才开始影响存量房贷利率,而银行存款利率是即时调整的,这至少避免了今年内银行净息差大幅压缩的压力。

  前述西南某券商机构研究人员向财联社记者坦言,息差一直在往下,银行能主动做的不多,一个是降存款利率,一个是拉长资产端久期,再就是结构方面投一些相对收益还比较好的资产,比如零售资产。

  性价比凸显,增配债券也是出路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贷款利率下行,贷款和债券之间出现相对比价效应也更加凸显。银行资产配置优化是否能给息差缩窄带来对冲效益也成为行业探讨的方向。

  据国盛证券研究所2月20日发布的统计测算数据显示,当前国有行的一般贷款的名义收益为4.1%,在扣除税收成本和资本占用成本后,综合收益仅为1.45%。而同等情况下,国债和国开债没有资本占用成本,同期10年期国债的综合收益为2.43%,10年期国开债的综合收益为2.45%。此外,虽然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一般贷款综合收益率要略高于国有行,但也不及投资国债的综合收益高。

  杨业伟指出,贷款利率趋势性下行,银行配债力量可能增强。他认为,银行资产端贷款利率下调,从比价效应来看有利于增强债券投资吸引力,将带来债券增配。

  此外,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在今日发表的研报中也指出,当前贷款和债券之间出现相对比价效应。总体看,本次LPR下调对债市中性略偏多。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LPR超预期下调或令银行利息收入又减少4000亿,如何对冲?业内:增配债券是出路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