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突出回报要求 加速优胜劣汰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1月24日表示,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作出一系列部署,证监会正在抓紧落实推进。
最近,多部门就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密集发声。从各部委释放的信号来看,有关部门将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提高广大投资者获得感;同时,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资本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两部门印发通知 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 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作用,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近期多部委密集发声,强势稳定市场信心。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私募机构整体倾向于认为,估值、基本面、政策面有望为市场带来支撑。最新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五成私募认为,近期A股快速下探的上证指数2750点一线,有望成为本轮调整的阶段性底部。
上海证券报
国资委“点题”市值管理考核 多家央企高管表态将更好回报投资者
1月24日,国新办就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等相关负责人就备受市场关注的央企重组整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主流外资机构最新表态:维持“高配”A股建议 关注政策加码发力
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顺利完成预期目标。迈入2024年,中国经济将如何表现?近期,多位外资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对2024年中国GDP增速目标、经济增长亮点,以及可能面临的压力作出预测和展望。
在开年以来的震荡行情中,ETF正成为资金逆势入场的工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超千亿元资金借助权益类ETF持续入市。其中,沪深300ETF成为“吸金”主力,多只沪深300ETF的净申购额均超过200亿元。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继续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截至1月中旬,百城中60城首套房贷利率已进入“3时代”。此外,多地陆续下调甚至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证券时报
两部门发文细化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 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 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改善流动性状况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明确2024年底前,对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除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与物业本身相关的经营性资金需求、置换建设购置物业形成的贷款和股东借款等外,还可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集团控股公司(含并表子公司)存量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1月24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回应了近期股市波动、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争论等市场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并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并依法全面加强监管。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
1月24日,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召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出席论坛时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协同各方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2024年,解禁股数量较多的月份为1月和7月,分别有298股和194股解禁。以解禁规模来看,8月和7月解禁市值规模较大,分别有5551.02亿元和3196.64亿元。
证券日报
“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我们深知,只有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从而真正实现稳市场、稳信心。”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基金去年四季度总规模达27万亿元 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逼近80%
日前,公募基金四季报披露收官,整体表现相对较好。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稳中有升,高达27.31万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的27.21万亿元环比增长0.35%;与此同时,虽然期间A股维持震荡行情,但仍有机构呈现加仓态势,包括诺安基金、兴合基金和江信基金等多家基金逆势布局,调高股票仓位。
1月下旬以来,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从已出炉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看,各地纷纷瞄准金融市场,借力金融推动当地经济建设跑出“加速度”。
人民日报
中央企业2023年运行“成绩单”正式出炉: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达383家,其中154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关键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卡点”。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抓住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着力提升供给。
经济日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聚焦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体现着“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考量。
从西南边陲的后发之地,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云南的实践生动证明,高水平开放是沿边地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2024年金融工作划重点:设立信贷市场司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并发言。
1月22日国常会部署资本市场后,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多个部委相继释放利好消息,股市也持续回暖。在受访人士看来,股市的回升得益于系列资本市场利好声音下市场预期的提升。比如,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1月24日表示将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让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后,A股迎来V型反弹。
第一财经
近期,“稳市场”消息不断,国资委再提强化投资者回报新举措。 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近期,股市预期波动,通缩预期担忧也日渐增多。关键时刻,央行降准、“降息”来了。1月24日,央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并于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经济参考报
近段时间,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严禁限售股出借融券”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前,有两家头部券商调整了融资融券负债偿还规则,均禁止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用于偿还融券负债。总体来看,融资融券市场生态迎来进一步优化。业内人士表示,两融业务规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有助于防范市场风险,防止操纵市场和过度投机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023年基金四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公募REITs经营业绩出炉。截至24日记者发稿,纳入Wind统计的32只公募REITs中,29只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综合来看,面对复杂市场环境的重重挑战,多数底层资产项目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