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与PE:站在十字路口 投资人如何预判趋势并制定投资策略?
2023年12月09日 10:57
来源: 科创板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科创板日报》12月9日讯(记者李明明)“从投资角度看,AI 2.0的应用、平台及基础设施将是三个最大的投资方向,预测未来1-2年内,AI 2.0的国内商业化发展方式,在B2C、B2B两个方向落地各有其机会和挑战,AI 2.0 赛道非常宽广,期待有更多的创新来自中国。”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近日在2023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VCA)年会暨PE/VC高峰论坛上表示。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数十名中国明星投资人及专业人士分享了各自观点。他们分别从PE/VC、LP/GP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宏观趋势和行业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新机遇。

  与会一位机构高管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VC天生就比PE更乐观,也更关注微观,在新形势下也会有一些新打法,深度参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人在不确定大环境下要找到下一个增长点,更需要深入产业前线。

  PE如何看宏观趋势?

  2023年,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经济体目前均尚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中国的优秀投资人,如何预判国内外宏观趋势并制定有效投资策略?

  德弘资本董事长刘海峰认为,宏观经济不是PE投资唯一的影响因素。在欧美及亚洲的成熟市场,GDP的增速远低于中国,但好的PE基金仍然能获得长期优异的投资回报。随着中国市场愈加成熟,好的中国PE基金投资人也应专注于深入理解企业长期内在价值,找到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正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并以合理估值投入。另外,通过专业的投后管理赋能,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增长。真正优秀的PE投资人应能够创造跨周期的Alpha,而不是去追随热点赛道或是市场的Beta。

  方源资本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唐葵从PE的角度分析,认为不应该追逐热点。首先并不是热点的行业才能赚钱,其次还有热点项目的估值或许太高,更重要的是,要在看得懂的行业里找到比较好的公司。国际上很多好公司在传统领域都做得很好,当下中国市场在“吃穿住行”领域仍有很大的机会,但价值回归也是必须的。整体而言,国内市场的退出渠道越来越宽,相对来说并购退出的渠道会更快。

  在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信宸资本管理合伙人信跃升看来,整体来看市场是有一定困难,但悲观是不应该的。中国数字化的水平全球领先,且中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各行各业都在培养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国企业的创新很快,效率很高,成本较低。PE要做的事是找到最好的企业,而最好的企业不是在国内卷,而是卷出海外去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

  TPG集团中国区董事长孙强则表示,2023年可能是从业多年来挑战最大的一年,一些海外LP在观望,但也有很多投资人仍然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积极寻找机会加大在中国投资。从监管层得到的反馈非常积极,政策对于创新科技类的投资非常重视与支持,也愿意拓宽PE融资渠道,创造更多的LP投资机会,在退出端也在积极创造新的退出渠道和外汇管理渠道。

  VC如何降低投资风险?

  如今,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延续下滑趋势,募资、投资节奏正在放缓。但纵观行业发展历程,逆周期时刻往往也是一级市场出手的好时机。面临多重挑战的VC如何理解当下新变局?地缘政治背景下及资本市场持续变局中,几大热门行业(芯片、AI、新能源、生物医药)将何去何从?

  在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看来,VC需要具备在一家企业还没有正现金流、甚至还未产生收入的时候,就能对企业的未来做出准确预判的能力。这一点,无论经济处于任何周期都适用。总的来说,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首先,坚持做好自身较熟悉的领域,虽然会有挑战,但需要在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其次,我们看到了很多全球性趋势,比如人工智能。如何在中国把握住这些机会?我们仍然会投初创型企业,去捕捉未来较大的科技发展机会。当前启明创投重点关注科技及消费、医疗健康两大板块,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医疗领域特别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这几个方面,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BAI资本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认为, BAI资本的三个投资原则是:一、监管中性,即政策禁止的领域坚决不碰,政策鼓励的领域也需持谨慎态度;二、以市场为导向;三是聚焦C端。在AI大主题下,坚决不参与大模型的现金消耗战,但密切关注技术的进展和真实的场景。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表示,创业投资正在发生范式变革。其一,从原来的互联网“平台”到现在的“双边重构”,新基础设施在用户端、产品/服务端,重构整个价值体系;其二,全球化3.0正在兴起,其特点是:“生而全球化”的企业大量涌现,充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照顾本地利益相关者和关注ESG;其三,投资从“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主题,扩展到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资产”行业。愉悦资本主要关注“大技术”,也就是未来能成为新基础设施的技术,以及巨型行业重构所带来的机遇。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VC与PE:站在十字路口 投资人如何预判趋势并制定投资策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