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向标 | 种业新技术发展,行业龙头或迎黄金成长期
2023年07月07日 12: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年初以来,基于2023年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且生长期气候条件有利,新季小麦丰产基础扎实。小麦供需格局改善,对饲用玉米的替代增加;另一方面,5月中下旬起,主产区暴雨天气导致部分小麦发芽并流向饲料企业等,同样也成为饲用玉米的重要替代品。

  不过,芽麦增加或影响今年优质小麦供应,小麦价格自5月底以来显著回升。近期小麦及芽麦等替代品价格走强对玉米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虽然2023/24种植季全球玉米预期丰产,但国内玉米对外依存度较低,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影响有限。供给端来看,考虑到耕地资源有限性,同时政策鼓励扩种油料作物或抑制玉米种植面积增长,玉米产量增幅有限,尤其优质玉米仍较紧缺;需求方面,近年来畜禽存栏持续高位,加之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玉米饲用需求整体向好;预计玉米供应紧平衡的状态中长期有望持续,玉米价格有望在相对高位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生物育种是我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原有法律框架体系,为种业行业健康有序运行清扫障碍;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母型领军企业",预计未来部分头部种企、优质种企有望获政策倾斜。龙头种企的发展进入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2023年一号文强调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生物育种或有望迎来实质性突破。目前转基因品种审定有序推进,2023年是转基因玉米试点的第三年,试点范围已扩大至6个省份;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放开在即,或将带动种业行业规模扩容、格局重塑。未来在转基因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具备核心品种优势的头部种企市占率有望迎来加速提升。

  点评:转基因玉米在国内的商业化推进,预计品种审定号的下发或为商业化"信号弹"、有望带动玉米种业市场规模的扩增和格局的洗牌。

  这里,通过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报信息,介绍4家公司,仅供参考。

  1、荃银高科

  在生物育种领域,公司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研发与合作。目前先正达已获得3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除草剂玉米GA21、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GA21,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MIR162×GA21。其中"三价"系列基因目前是国内前沿,田间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丰乐种业

  公司已拥有较完备的业务体系和较完善的销售及激励机制,玉米种子业务近年维持快速发展,未来有望背靠新股东资源进一步强化主业。

  3、大北农

  公司凭借在生物育种领域的持续投入,积累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正式落地后有望逐步转化为利润兑现。与此同时,受益于行业景气的触底回暖,公司的饲料与养猪业务盈利能力均有望逐步走出低谷。

  4、登海种业

  我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当前我国已有13个玉米和5个大豆转化体获批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年初农业农村部召开转基因品种审定会议,首批获得审定的品种数量预计在20个左右,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品种登海605D参加了国家2023年小范围试点销售。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双利好背景下,公司作为种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责任编辑:43
原标题:行业风向标 | 种业新技术发展,行业龙头或迎黄金成长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