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村绽放“美丽经济”
2023年06月25日 10:25
来源:新华网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仲夏时节,走进山东潍坊青州市黄楼街道芦李村,主干道两侧一个个花卉大棚鳞次栉比,大棚里,各品种的高档花卉争相绽放。

  “我们村一共265户,基本家家户户都种花,是名副其实的花卉专业村,户均三四个花棚,年收入40万元左右,不少村民开上了汽车,住上了楼房。”芦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杰说,发展花卉产业之前,村民看天种粮,户均收入不过几千元,村集体收入微薄,发展民生事业有心无力。

  30多年前,芦李村村民李鸿儒在自家地里种菊花,拿到集市上售卖,没想到成为抢手的稀罕物,让他尝到了种花的甜头,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种起了花卉。

  芦李村的一处花卉大棚内,各种多肉植物整齐摆放。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走进村民李道学的大棚,工人们正忙着将幼苗填土装盆。“我种了20多年花了,开始主要种杜鹃、仙客来等,后来跟着市场变换品种。”李道学告诉记者,多年的种植练就了花农的市场思维,市场缺什么品种就种什么。

  李道学也见证了村里花卉产业的升级迭代:大棚从最初用竹竿搭建,到后来堆厚土墙,再到现在钢架建设,温湿度控制也由原来全人工到现在全自动。“看大棚中间吊着的像喇叭一样的东西,就是感应温度的,温度有偏差就会通过手机提醒我。”李道学说,现在花卉大棚越来越“智慧”了。

  近年来,随着多肉市场的兴起,部分村民转向多肉种植。在村民杨富文的大棚内,满满摆放着多肉幼苗,十几个品种都是他自己杂交出来的。他根据市场热销的多肉品种,购买父本和母本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价格是市面上普通品种的两三倍。杨富文手捧一款叶型短胖饱满的多肉幼苗说:“我给它起名为‘冰泊’,夏天会长出红色的‘糖心’,十分漂亮,很受市场欢迎。”

  李莎莎的花卉大棚内,主播正在直播销售宝莲灯花。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芦李村的“花样经济”吸引着年轻人回流。在“80后”村民李莎莎的花卉大棚内,一盆盆宝莲灯花簇拥着的电商主播,正在手机前热情饱满地介绍着产品,李莎莎和工人们则忙着将订单打包。

  李莎莎以前在外打工,看到朋友直播卖花搞得很红火,便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去了很多花卉大棚,最终决定卖宝莲灯花。这个从荷兰引进的品种,叶片宽厚、花形硕大,看上去高贵大气。”作为青州第一批直播售卖宝莲灯花的农户,李莎莎的电商已经小有规模,日销90盆左右,多的时候每天卖到200盆。

  花卉产业不仅鼓了村民腰包,也让村集体收入越来越厚实。芦李村村南几百亩丘陵地,因不适宜种粮,常年荒废。村里引进10余家花卉企业,将这些土地流转租赁给企业,费用归村集体。村里富起来以后,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逢老人节、春节等节日还有福利发放。

  30多年养成的“一朵花”,给芦李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李洪杰说:“靠着这个‘美丽’产业,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美丽’!”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6
原标题:花卉村绽放“美丽经济”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