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自贸区金融改革硕果累累 “上海经验”助推高水平开放
2023年06月06日 07:3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新华财经上海6月6日电(记者黄坤)还有两天,黄浦江将再度见证一场金融盛会——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

  这场年度金融盛会中,“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与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议题备受瞩目,从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继挂牌成立以来,今年恰逢第10个年头。

  10年来,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功能,推动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如何处理好金融开放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陆家嘴论坛将传递出金融改革开放最新声音。

  金融改革创新步履不停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挂牌。这块当时总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的“新试验田”,承担着在新时期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任。

  2019年8月,临港新片区正式起航,明确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通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更好地满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要求。

  过去10年,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一业一证”改革、“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实施……自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健全行业综合许可和综合监管制度、推动出台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支撑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排名中,上海从2015年9月的21位升至2022年3月的第4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及声誉不断增强。

  各类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在沪,全力支持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目前,上海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超50家,外资省级分支机构超100家,外资保险代表处超70家。

  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支持新发展格局构建

  10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在金融制度方面多有建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显著增强,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政策、新机制的国家级“试验田”。

  自贸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自2013年起,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3个版本的方案规划建设,从早期聚焦金融开放,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再到加快融入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

  创设自由贸易账户、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确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率先试行“证照分离”……自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等方面逐步探索建立起一系列创新制度。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进程加快,为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双循环的背景下,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的建设,为实现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促进,更为总部企业立足上海调配全球资源提供了巨大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上海经验” 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自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开风气之先、先行先试,形成了诸多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厚“上海经验”。如今,一个贸易更加便利、投资更加开放、发展更加充满活力的自贸区,吸引了世界目光。

  回顾过去10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成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写照,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等一大批制度创新试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设立以来,主要构建开放性制度创新的体系,对标国际通行的规则,不断促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10年来承担起探索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窗口,以及深化中外经贸合作的桥梁作用,大部分制度创新的成果在全国自贸区推广复制。

  制度创新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同时也要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业内专家认为,在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时,要注意把握好推进改革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既要大胆尝试、敢为人先、勇于改革,也要密切监测风险、防范风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在10年发展基础上,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高起点、高目标系统设计新一轮发展路径:一是要精准定位对标维度;二是要以全球供应链控制为目标加大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三是要引领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6
原标题:十年自贸区金融改革硕果累累 “上海经验”助推高水平开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