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套餐用户数累计达12.13亿户 5G普及率折射数字经济活力
2023年05月29日 05:40
来源:经济日报
39人评论
28
28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600941_0]

K图 601728_0]

K图 600050_0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三大电信运营商5G套餐用户总数累计达12.13亿户。5G消费不断增长,5G应用向纵深推进。

  5G用户持续增长,折射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各行各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高质量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市场普及率逐渐提升

  截至4月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6.99亿户、2.87亿户和2.27亿户。

  与2022年底相比,5G套餐用户渗透率再创新高。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分析,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整体渗透率已超过70%。从4G发展历程看,其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占比最高超过80%。可以预见,未来5G套餐用户在稳中有增的同时,也将加快向5G移动电话用户转换。

  “5G上网体验的优越性日渐明显,速度、稳定性、流畅性都优于4G网络,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商场、体育馆、景区、高铁等场所,将带动更多4G用户向5G网络迁移。”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说。

  5G在个人应用市场和消费领域普及率不断提升,一个重要原因是5G网络和终端覆盖率逐步提升,5G资费稳步下调。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4.5%。

  目前,5G在个人和消费领域的亮点应用主要聚焦在视频领域。“包括短视频、超高清视频、视频直播、云视频游戏等。一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应用,以及数字人、元宇宙、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也是5G在个人应用和消费领域的重要新兴应用。”赵刚介绍。

  在福建宁德,福建移动联合华为等企业打造的海域5G网络为沿海渔民打造了海上高速网络,和家人视频通话更流畅、看视频电影不卡顿……渔民的娱乐生活更丰富,生活和学习也更便利。

  “我国5G个人应用在用户规模、终端类型和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涵盖4K/8K超高清音视频、XR(拓展现实)、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彭健说。

  行业应用向纵深推进

  5G应用在业界存在这样一条“二八定律”:20%的应用场景在个人和消费领域,80%的应用场景在行业。因此,行业应用一直是5G应用推进的重点。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

  彭健分析,从空间维度看,工信部日前已批复开展5G地空通信试验,有望将5G应用从地面拓展至空中,推动航空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从规模应用看,5G在制造业、矿山、港口、能源等行业已实现规模复制,有效赋能垂直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具有高流量、广连接、低延时特点的重点行业领域,5G应用更深入,包括基于5G网络连接的复杂工况机器人应用、远程操控工程机械、电网自动巡检、远程手术机器人等。”赵刚介绍。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基于云网融合基础设施,为苏州浪潮工厂打造了国内首个高端服务器主板制造5G全连接工厂。在5G+柔性生产场景,产线调整周期从14天缩短至4天,柔性化调整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在5G+AGV(移动机器人)多机协同场景,彻底解决了AGV行驶过程中网络卡顿的问题,产线整体配送效率提升了20%。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介绍,中国联通已累计打造1.9万个5G规模化应用项目,落地9000多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装上“数字引擎”。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一季度,工信部发布了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应用实践样板,带动工厂、园区“知网、用网”“敢转、会转”,加快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稳健增长

  5G用户快速增长、5G网络加速覆盖,夯实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彭健表示:“我国5G、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东数西算’工程等仍在加速发展阶段,利好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将为千行百业赋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其中,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

  各行业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赵刚分析,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数实融合既能为传统产业赋能,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也能衍生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数字医疗等新业态和新市场。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数实融合既为计算机软硬件等数字技术产品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了试验场景。

  “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彭健表示,一方面,在既有优势领域要总结经验,不断巩固提升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针对数字经济中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短板弱项,要加强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国产化进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责任编辑:73
原标题:三大运营商套餐用户数累计达12.13亿户—— 5G普及率折射数字经济活力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23-05-29 08:34:21 来自 广东
坐标深圳龙岗区,身边认识的人没一个办了5G套餐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1
短线高手操盘 : 想炒股赚钱还得自我突破,5G套餐还是要用,首先要突破制约自己的网络流量。没有流量制约,境界和认知会大幅提升,至少脱离了底层没用5G套餐的一群人。
2023-05-30 07:19:33 来自 广西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耐心的耿岚珑 : 你身边都是啥人呢,5g套餐在深圳很普通了
2023-05-29 14:49:49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2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05-29 09:11:40 来自 上海
全国14亿人,还有老人小孩这样的人群没有手机,12亿这样的数字?干脆说全民5G得了!
实际感受,身边几乎没人用5g套餐!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0
韭菜归来 : 累计,注意是累计,有三大运营商以来都多少年了,死了的都算上了。而且好多人有两个号,至少有5、6亿人还没有入网我不出奇
2023-05-29 14:34:13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正宗华尔街九姐 : 中国移动股价太高了,股东人数太多了,肯定会暴跌,散户买入必被套中国移动股价太高了,股东人数太多了,肯定会暴跌,散户买入必被套
2023-05-29 14:12:12 来自 四川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3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05-29 10:48:12 来自 山东
天天骗自己人,自己人还莫得办法。只能认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9
2023-05-29 07:47:08 来自 山东
12亿多开通了5G套餐,自己说这话的时候自己信吗?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5
远离低价股 : 5折
2023-05-29 22:04:24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3-05-30 07:58:50 来自 广东
三大运营商是数字经济商业化运营的地盘,不可谓不重要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05-30 06:50:37 来自 陕西
套餐就是套路,我每个月一半的费用都用不完。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05-29 18:36:01 来自 广东
5g速度确实快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05-29 17:05:43 来自 广东
利润太高,能降价吗?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05-29 16:00:40 来自 广东
原来数字经济说的是这个呀,就是说一个人有一个手机号码就是数字经济从业者啦。好吧,我已经是数字经济从业者20多年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美股三大指数宽幅震荡 纳指盘中振幅接近1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99 人评论 2025-04-08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