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标杆联想集团:从供应链与自身技术加大减碳建设
2023年04月22日 19:42
来源:第一财经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一直以来,联想集团是国内低碳供应链的标杆案例。根据Gartner近期公布的2022年全球供应链排名,联想集团位列第9,ESG部分获得满分,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也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时间线上,自2006年首次测算办公场所温室气体排放量起,联想集团已积累十余年减碳经验,逐渐形成战略为支撑、组织为保障、目标为引领、数字智能升级为杠杆的全方位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联想集团促进供应商减排的主要方法是摸清家底、设定目标、抓大放小、技术赋能。占采购金额95%的供应商,常服务于多家链主企业,面临的要求更高,自身能力也更强,联想集团对它们的减碳要求更为严格。联想集团要求这些供应商每年需要向CDP、RBA等国际组织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推动供应商接受第三方核查。

  另外,2019年,联想集团发起ICT高质量和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京东方、立讯精密等头部供应商,制定标准,分享低碳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对有意愿的中小供应商提供定制化辅导,定期组织培训,从而提升它们的减碳能力。

  2020年,联想集团定下十年目标: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其中供应链方面的减碳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每百万美元采购开支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每吨公里运输及配送产品过程中(即物流)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

  2022年3月,联想签署科学碳目标倡议承诺书,承诺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并加入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奔向零碳”活动。据悉,联想将于近期发布2050年净零排放的计划及路径图。

  2023年2月7日,联想集团正式发布净零排放目标(net-zero)路线图,将于2049/50财年达成整体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联想集团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净零目标验证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其中,针对范围3中备受关注的供应链减排,联想集团设置了2029/30目标,即:对于每百万美元毛利,将所购商品和服务产生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6.5%;对于每吨公里运输产品,将因上游运输和配送而产生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

  目前,联想集团减少排放的主要策略包括:减少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创新来提高其生产运营的可持续性,以及减少其整个运营和价值链中的排放量。作为全球化科技制造企业,联想集团在全球有30多个制造基地,80多个物流分销中心,在180个市场开展业务,2000多家供应商,拥有高度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因此,联想集团在自身减排实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及“净零效应”溢出作用,实现绿色效益10倍放大。

  联想集团旗下的数据智能业务集团(Data Intelligence Business Group, DIBG)尝试帮助供应商解决碳数据管理痛点。当前,供应商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意识、能力普遍较为薄弱。不过随着减碳日益成为主流,供应商的碳排放管理需求必将不断提高。但国家在很多领域的碳核算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存在多套核算规则并行使用的情况,这又给缺乏相应能力的供应商造成了障碍。广大供应商亟需一款可负担、标准化的碳管理技术工具。为此,联想集团推出了企业碳核算平台,帮助企业通过自核查的方式完成数据披露的助手。在一期免费试用时,企业可实现“摸家底,满足信息披露要求”。可进行碳排放数据、废弃物数据、资源消耗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环境绩效数据核算。

  另在发挥溢出效应方面,联想集团通过绿色消费引领、全球协同减碳、外部客户赋能等形式释放“绿色能量”。通过碳中和电脑、趋海塑料零件等低碳产品创新,在全球180个市场引领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动全球供应商所在国家减少全球碳足迹,为全球减碳事业贡献中国企业力量;为不同产业打造科学、可复制的低碳制造解决方案,为300余家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第三方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服务。未来十年,新IT技术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较之2020年数字信息行业企业碳排放占比全球的2.3%,实现绿色效益10倍放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10
原标题:减碳标杆联想集团:从供应链与自身技术加大减碳建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