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2.56万亿元 2023:寿险有望触底回升 财险景气度延续
2023年02月01日 08:15
来源:金融时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本报记者戴梦希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披露2022年度保费收入数据。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22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2.56万亿元,同比增长2.9%。

  从业务来看,2022年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仍未能摆脱“疲软”,特别是去年12月多地进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以及上市险企启动“开门红”筹备工作,营销员展业受到较大限制,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年保费增长。不过,2022年上市险企财险业务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均以较高保费增幅收官。

  寿险保费增速“四负一正”

  当“开门红”遭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险企业绩受阻在所难免。数据表明,2022年12月单月,五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人保寿险同比下滑25%、新华保险为24%、平安人寿为18%、中国人寿为11%、太保寿险为6%,直接影响到全年保费表现。

  2022年,五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53万亿元,同比下降0.93%。仅太保寿险实现正增长,保费收入2223.42亿元,同比增长6.07%。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6152亿元、4392.77亿元、1630.99亿元、927.02亿元,分别下滑0.77%、3.89%、0.23%、4.28%。

  对于太保寿险2022年保费实现正增长,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这得益于该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低基数下的高增长。对于2022年上半年一直高歌猛进的人保寿险保费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该公司长险首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5.2%至434.89亿元。不过,人保寿险保费结构获得改善,长险期交首年保费收入为182.49亿元,同比增长0.8%;此前曾实现三位数涨幅的趸交保费全年下滑9.1%。

  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上市险企于2022年末启动2023年“开门红”,短期疫情冲击压制了代理人线下展业及客户面访意愿,导致去年12月预收保费承压,将在一定程度上拖累2023年“开门红”业绩。但考虑到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预计疫情对于代理人展业影响将减弱,叠加2022年2月的低基数,今年2月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同比将明显改善,走出近三年的阴霾。

  光大证券认为,如今,上市险企代理人队伍人力出清或将接近尾声,部分险企核心指标有所改善,转型成效正逐步显现。2023年代理人队伍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带动寿险业务迎来触底回升。

  财险保费增速创三年来新高

  2022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854.34亿元、2980.38亿元、1708.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6%、10.37%、11.6%,增速均创下过去三年的新高。

  分险种来看,车险回暖态势强劲,太保产险、平安产险、人保财险的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6%,分别为6.7%、6.6%、6.2%。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带动了汽车产业链复苏,购车补贴优惠政策延续刺激了汽车消费,新车销量增速环比增长明显。另外,今年将执行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扩大政策对车均保费影响较小。总体来看,2023年车险仍可维持较高景气度。”开源证券分析师认为。

  除了车险回暖态势强劲,2022年,非车险保费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财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收效明显。数据显示,人保财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收入889.99亿元,同比增长10.3%;农险实现保费收入520.54亿元,增幅超两成;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52.94亿元,由于基数低,增幅达到86.4%。平安产险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24.7%;太保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728.32亿元,同比增幅达18.9%,成为其保费收入上行的主要拉动力。

  就2022年12月单月而言,上市险企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其中,人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4%,非车险同比下滑15.1%。对于非车险保费下滑,申银万国研报称,受承保节奏影响,人保财险意健险和信用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滑37.7%、30.4%,不过,预计2023年将延续两位数增长。在盈利方面,农险情况较好,意健险、责任险和信用保险等有望持续改善,预计2022年、2023年综合成本率都维持在100%以内。

  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财险景气度将延续,车险与非车险业务有望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尽管疫情防控优化后,整体赔付率或存一定压力,但在规模效应下,上市险企费用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多重因素利好保险股

  复盘2022年的保险股,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整体表现优于大盘。2022年前10个月,保险指数累计下跌28.0%,略跑赢沪深300指数0.6个百分点。而自2022年11月以来,在负债端边际改善、政策面向好、长端利率上行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保险板块实现触底反弹,万得(Wind)资讯显示,保险指数累计涨幅近40%。

  从个股表现来看,中国人保中国人寿2022年分别上涨14.65%和26.09%,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则分别下跌2.06%、6.13%和19.66%。

  对于2023年保险行业发展,国联证券认为,资产端的改善幅度会远大于负债端,股价的主要催化也将来自资产端预期好转带来的估值修复。

  浙商证券分析称,资产端将受益于长端利率上行、权益市场向好以及地产风险缓释。保险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高,“资负共振”将驱动板块上行。

  不过,平安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险资配置将面临长久期资产有限、投资收益率下滑两大挑战。

  对于保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光大证券认为,随着代理人渠道改革压力逐渐缓释、银保渠道等多元渠道驱动以及上市险企适时把握储蓄类保险产品需求,“开门红”主打的年金产品销售火热,2023年,寿险负债端有望实现触底回升。从中长期看,叠加市场对险企房地产风险敞口担忧情绪的缓释,防疫措施优化以及扩大内需等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复苏,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保险股具有较高配置性价比。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责任编辑:6
原标题:上市险企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2.56万亿元 2023:寿险有望触底回升 财险景气度延续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