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修复骗局又起 有人被骗超过30万元!这样防范是关键
2022年09月21日 21:11
来源:北京商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征信修复清退大限已过,市场上仍然骗局四起。

  9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围绕征信修复产生的各类通报预警再度成为热点话题,仍有不少用户上当受骗。个人征信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的当下,打着维护征信旗号的骗局也在滋生。

  从警方通报的案例来看,各种骗局瞄准的依旧是居民的“钱袋子”。在分析人士看来,这类骗局影响恶劣,不仅给用户造成了损失,还打着企业客服、征信的旗号,严重扰乱了行业正常秩序。

  有用户被骗30.7万元

  围绕“征信修复”,骗人的套路是“老生常谈”,受骗的用户却是屡见不鲜。

  日前,宁夏警方通报称辖区居民王某某(女,32 岁, 职工)报案称:其接到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人员电话, 被对方以修复征信为由诈骗30.7万元。

  更早一点,湖南警方也详细披露了一起事关征信修复的诈骗内容。来自湖南的彭女士接到“客服”电话,称其此前在某互联网平台的贷款影响了个人征信,可在“客服”帮助下洗白恢复。彭女士对此信以为真,并按要求下载“云视讯”软件用于沟通。

  最终,彭女士根据对方提供的操作流程,将自己账户上的钱转给对方,然后又在网贷平台上贷款66000元转至对方账户,累计造成资金损失108000元。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除了上述骗局套路外,此前市场上还有一类主体是通过代理征信复议,对外宣称开展征信修复业务,从中收取高额的手续费。而此类市场模式中,往往也穿插着各种骗局与谎言。

  其中,有所谓代理公司通过收取加盟费的方式,大肆宣传征信修复行业展业前景,并招收代理人员,但最后不仅很难实现高收入,还造成了代理人员加盟费损失;而有需求的用户为修复征信支付高昂费用后,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同样面临费用无法追回的风险。

  上海一中法院近期就披露了一起由征信修复代理引发的纠纷。早在2020年12月,当事人王铮(化名)发现自己存在多笔信用卡及贷款长期逾期还款记录,因担心这些不良征信记录可能会影响自己将要申请的银行贷款,王铮向一家声称可开展对应业务的公司支付了1.7万元,授权对方为自己代理开展征信修复业务。

  仅仅一个月后,该公司便人去楼空,无人回复王铮消息,更无人处理退款事宜。直至2021年3月,始终无法联系上对方的王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退还费用。

  “围绕征信产生的种种骗局,还是基于普通用户对金融知识的不了解但又重视个人征信的心理。”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分析指出。这类骗局影响恶劣,不仅给用户造成了损失,还打着企业客服、征信的旗号,严重扰乱了行业正常秩序。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一直以来,监管方关于“花钱修复征信”这类骗局多方提醒。2022年3月,对于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的行为,国家发改委作出明确整顿要求,并要求各类涉事企业在2022年6月底前进行清退。

  9月19日,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同样发布提示指出,征信领域不存在“修复”“洗白”等说法,凡是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修复不成反而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根据警方通报的实际案例,尽管征信修复已经被明确定义为骗局,但与征信修复相关的虚假宣传和诈骗套路仍然层出不穷。其中还有大量用户本身不存在逾期信息,在接到陌生电话后也陷入骗局中。

  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论在哪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都是通过广撒网的形式寻找受害人。一旦遇上重视征信或有真实需求的用户“病急乱投医”,就会踩中圈套。因此,用户在接到陌生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通过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下载App,“不听,不信、不转账”。

  王鹏强调,普通用户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轻易将本人身份信息、金融信息等泄露给他人。在遇到征信等自身缺乏了解的领域问题时,可主动向警方寻求帮助,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责任编辑:83
原标题:征信修复骗局又起,有人被骗超过30万元!这样防范是关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