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将重回“2元”时代? 硅料已连涨六周逼近新高
2021年09月17日 00: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三个月前,光伏组件头部企业阿特斯当时公布的组件产品最新出厂价格,让业内为之一振。

  多晶组件含税出厂价为1.81元至1.88元/W,单面单晶组件含税出厂价为1.81元至1.94元/W。但双面单晶双玻组件含税出厂价区间达到1.91元至2.03元/W。这是近三年来组件报价首次突破2元/W。

  原因也不难理解。彼时,国内多晶硅料均价在5月底突破20万元/吨后,于6月初又迅速升颇21万元/吨。且在6月16日那周,国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均价分别为21.72万元/吨、21.34万元/吨,创下了自去年涨价以来的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价格一度维持了三周。

  上游硅料价格的大涨,让下游压力陡增。尽管在7月份迎来回调,但在上下游供需错配的背景下,国内多晶硅料价格很快再进入上升通道。且产业链涨价潮似乎难以休止,下游终端压力倍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开标的一批光伏组件采购项目中,出现了最高1.942元/瓦的报价。似乎,组件价格“2时代”的步伐又将临近了。

  硅料、硅片齐涨价

  国内光伏行业上下游“矛盾”愈演愈烈,多晶硅料价格再度攀升。

硅料价格0915.jpg

今年以来多晶硅料价格走势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1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最新价格显示,本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达21.3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0.71%;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达到21.1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0.62%。虽然环比价格涨幅维持在1%以内的小幅增长,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最高触及21.9万元/吨,单晶致密料的价格最高也达到了21.7万元/吨。

  硅业分会分析称,本周多晶硅料价格的上升,是由散单导致。

  据悉,截至本周,国内多晶硅料企业9月份订单基本已全量签订完毕。甚至,有个别企业10月份的订单也几乎签订完毕。“大多数硅料企业本周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基本无余量可供,只有个别急单、补单以相对高价成交,因此小幅拉升了本周硅料成交均价。”硅业分会称。

  实际上,多晶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硅料产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而硅片企业本周开工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加重了硅料供不应求的现状。

  不过,当多晶硅料价格持续上调后,硅片企业也不可避免地祭出提价措施,向下传导成本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注意到,9月14日,隆基股份发布了最新硅片报价:G1硅片报价5.24元,较上一轮报价相比上涨0.25元;M6硅片5.34元,上涨0.25元;M10硅片报价6.41元,上涨0.3元。据了解,近期国内G1、M6硅片价格基本落在4.99元至5.12元/片区间内;M10、G12硅片市场价在6.11元/片、8.17元/片左右。由此可以观察到,调涨后硅片最新价格已超出此前市场价格区间。而行业内普遍认为,本次硅片价格的调涨是受到了硅片短缺的需求支撑。

  事实上,对于硅片企业而言,更需担忧的情况即是低价硅料已无库存。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说明会上,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曾坦言,“低价硅料已经用完”。外界对此解读为,这将意味着该公司下半年硅片毛利承压。也因此,提价来应对涨价,或许是最直接避免硅片业务毛利恶化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硅业分会认为,一体化企业在硅片价格上涨后,仍可以保障下游方面的利润;而非一体化企业在调整硅片价格时需要考虑到下游电池片、组件等方面的接受度。因此,该协会预计,非一体化企业为了防止下游受到涨价刺激或再次开始减产降低需求,短期内不会进行大幅调涨。

  组件端压力重重

  实际上,四季度“抢装潮”的预期,同样加剧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程度。

  多晶硅料价格六连涨,硅片价格上调,电池片、组件环节也面临“抉择”时刻。不过,根据行业机构PVInfoLink的调研,此前的硅片价格似乎已经触及电池片环节的底线,此番涨价是否能被接受还值得商榷。

  压力更大的莫过于组件企业。在前期通过试探性地调高新单报价,来测试终端的接受程度后,组件企业公布的9月份新单价格已经达到终端接受极限,致使该调涨价格仍未落地。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在组件均价涨到1.8元/W之时,不少终端企业选择推迟项目来观望。而如果组件价格进一步走高,今年国内装机能否突破50GW的预期目标将悬念重重。

  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上下游业务两极分化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根据上个月各光伏企业公布的中报,在上游硅料、硅片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不少下游企业的业绩遭遇滑坡。例如,在上游方面,多晶硅料企业大全能源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上涨587.96%;通威股份实现利润近30亿元,同比上涨212.24%;在硅片环节,中环股份实现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上涨174.9%。反观下游企业,组件企业晶澳科技上半年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仅有1.78%;同为组件头部企业的东方日升业绩更是惨淡,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26.41%,这也是东方日升5年来的首次中期亏损。终端环节更是没有躲过这劫,晶科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样下滑。

  但对于组件企业而言,试探性地提高报价这一行为依然会存在。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物资公司北京配送国能e购商城5500MW光伏组件采购开标,共计9家组件企业参与投标。开标信息显示,本次集采共划分5个标段,按照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区域进行了标段划分。报价方面,有组件企业在标段一、二、三分别报出了1.914元/W、1.942元/W、1.917元/W的综合单价。

  毫无疑问,上游原材料高企的价格将会抑制下游及终端的利润。但这一价格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硅料环节的高壁垒、长周期的特点使得扩产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的6-12个月里,随着硅料扩产,新产能逐步投放,光伏行业供需格局可能迎来反转,利润分布或将重新洗牌。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责任编辑:DF537
原标题:组件真要重回“2元”时代?硅料硅片已经涨很久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