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基金怎么买?四大投资专家支招来了
2020年12月28日 02:05
作者:方丽
来源:中国基金报
8人评论
59
1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2020年迎来公募基金的“超级大年”,权益基金整体上演“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实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基民大军。究竟2021年该如何投资基金?大类资产配置应该如何进行?哪些品种更有机会?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资产配置领域专家——南方养老2045基金经理黄俊、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景顺长城固定收益部稳定收益业务投资负责人李怡文、泰达宏利全能优选基金经理张晓龙,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从这些基金经理观点来看,2021年投资者需要降低投资预期,在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之间寻求均衡配置,优选精选个股能力强、控制回撤较好的基金经理,注意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逐渐降低权益资产比例

  中国基金报记者:站在目前时间点去看2021年,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大类资产配置?原因为何?

  黄俊:权益市场经过两年的上涨,整体估值基本修复回合理区间,相对于固收资产的性价比优势也有所减弱,因此权益整体单边普涨的格局将会逐渐过渡到阶段上涨和结构上涨交织的局面。如果未来权益市场再来一次快速大幅上涨,投资者应秉持逆向思维,坚持价值投资,可以考虑逐渐降低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此外,尽管利率债还未有明确的利好因素和趋势行情,但也可以基于风险平价原理开始逐步增加一些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

  代宏坤:投资者需要调低对明年股票市场的投资预期,相对看好明年上半年的表现,结构性的机会依然突出,更看好顺周期、消费、大金融的表现,医药、科技等板块有阶段性的机会,但波动很大。债市明年总体上以防风险为主,预计债市下半年的机会好于上半年。

  李怡文:展望2021年,就大类资产配置而言,要在股、债两类资产上做再平衡,适当增加对债券资产配置。首先从两类资产的性价比来看,2020年股市大幅上涨,而债券市场先涨后跌,债券收益率已经回到2019年年中的水平,相对而言,债券资产的性价比大幅提升。从基本面看,明年经济基本面前高后低,部分财政刺激政策或面临退出,整体从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对债券投资也较为有利。因此从平衡组合的角度出发,可适当增加对债券资产的配置。

  张晓龙:权益方面,虽然伴随疫苗的发布,明年经济将大概率复苏,然而目前A股的快速上涨过多吞噬了未来的估值抬升空间,不少细分资产均处于历史估值新高位置。对明年的盈利修复带来的市场前景不应抱太多期待,港股结构性机会将显著高于A股。债券方面,从市场整体的表现来看,债市的Beta性价比高于股市。黄金方面,黄金整体的Beta性价比高于股市和债市。

  优选选股型、回撤控制强的基金品种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是权益基金大发展的年份,若2021年选择权益基金,您会如何选择,从哪些角度思考?

  黄俊:基于行业间估值分化剧烈的现实,应重点选择行业配置较为分散、主要依靠多行业内选股实现超额收益的权益基金。但基金经理熟悉的行业毕竟有限,所以其是否有可以依赖的强大并且完善的权益研究团队就显得十分重要。

  代宏坤:明年上半年考虑以价值风格基金为主,这部分基金配置的重点是顺周期行业、大金融行业和消费行业。到了下半年,较大概率会增加对成长风格基金的配置比例,包括科技、医药基金的配置。这类基金是经济转型的热点方向,也是各市场参与方重点关注的板块,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这些类别的基金在明年下半年的机会可能更好。

  李怡文:预计2021年权益市场偏震荡且结构性行情为主,选权益基金方面,重点关注管理人过往的产品长期业绩,以及风格是否稳定、是否具备选择优质个股的能力。从长期来看,中国资产仍然具有较大吸引力,大消费、科技互联网依然是景气的方向,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方向选择有突出选股能力的权益基金产品。

  张晓龙:展望明年的基金优选策略,长期思路不变,主要是优选长期风格明确、业绩稳定的基金或基金经理进行重仓配置。明年权益基金的Alpha势必大幅下降、Beta吸引力降低,因此回撤保护较好的权益基金应成为2021年的关注重点。

  筛选“固收+”有技巧

  中国基金报记者:“固收+”产品目前值得布局么?应该如何筛选?

  黄俊:“固收+”是在纯债收益的基础上,适度配置了高波动资产,以期获得稍高一些的收益率。产品选择上,投资者务必关注“固收+”演变为“固收-”的风险,需关注投资管理人的信用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权益超额收益来源是否多元化。还要坦然接受“固收+”产品的回撤,既然期望通过权益资产获得收益上的增厚,就应容忍它带来的回撤,只要不是永久性回撤,就应该是允许的,只要回撤相对于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值得承担也都是可以的,投资者只需事前选择好适合自己风险等级的“固收+”产品即可。

  代宏坤:“固收+”产品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都是值得布局的方向。对于采用“固收+”权益策略的产品,例如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如果权益表现不好,就很难达到固收增强的效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固收+”,它是一种权衡了收益和波动两个维度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投资者筛选的第一步要确定自己在持有期中能承受的最大波动的幅度,以及对收益率的预期,这两个指标是关联的。建议投资者做相对长期的投资,这会更准确地定位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以及设定一个更合理的收益目标。

  李怡文:市场明年面临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理财替代产品的市场空间有很大机遇,“固收+”是承接理财替代的良好赛道;同时从风口来讲,“固收+”产品在资产配置指导下,债券资产打底,通过权益资产来增强收益,从市场环境来看是有投资机会的。选择“固收+”产品,具体可着重关注以下两点:一、管理人是否有比较强的资产配置能力,以及长期业绩是否较为稳健且回撤控制较好;二、由于“固收+”产品加的部分是基金业绩的弹性来源,那么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管理人的股票投研实力。

  张晓龙:“固收+”产品背后是基于资产配置策略,以保护回撤、丰年补歉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相对性的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这类产品考验的是基金经理及其团队的资产配置能力。

  FOF、纯债基、特色权益等可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2021年还应该关注哪一类或者几类产品?原因为何?

  代宏坤:重点关注不同风险等级的配置型的FOF产品,尤其是相对更稳健的主打“固收+”策略的产品。

  李怡文:2021年可以适当关注纯债类产品和风格特点突出的权益产品。2021年,预计市场偏震荡且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整体收益率有限,在这种环境下,有突出选股能力的权益产品将有所表现。纯债产品方面,投资收益会好于2020年,当前收益率水平具备配置价值,票息收益也比较确定。

  张晓龙:从高风险类产品方面,推荐能够同时布局港股、A股市场的绩优稳定型权益基金。从理财型类策略方面,推荐固收+类产品,这类产品涵盖偏债混合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FOF。从细分领域来看,更为推荐的是偏债混合型FOF产品。

  2021年注意“均衡”和“长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1年,您对普通投资者的理财建议是?

  黄俊:如果能承受纯权益产品的净值高波动就仍可坚持,但需要寻找行业稍微分散、依靠团队高效选股的产品,避免过度暴露在某一两个行业中,同时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市场疯狂时反而更加需要保持克制。

  如果不能承担净值的高波动,也可以配置平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含权益偏绝对收益型基金,应重点把握那些有显著定增折价收益、新股配售收益的基金,还可以参与具有锁定期的产品,即使遇到权益市场的暂时大幅回撤也能坚持住持仓。

  代宏坤:积极参与基金投资,但是要尽可能地拉长投资期、保持耐心,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度一致的产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投资团队。

  李怡文:展望2021年,建议投资者适当降低收益预期,投资组合上可以更为均衡。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责任编辑:DF387
原标题:明年基金怎么买?四大投资专家支招来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0-12-30 09:12:36
我琢磨了下,固收不就是茅台吗?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0-12-29 15:07:35
跟砖家反着来就行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0-12-29 08:55:07
[微笑]基金反着买,别墅靠大海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6
2020-12-28 23:47:28
鸡精经理可以套保,加空股指期货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0-12-28 23:46:28
明年都有不少鸡精经理开始考虑配债了,看来股票不乐观啊!这两年赚的钱有的人要还回去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7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美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 纳指盘中最大涨幅超3%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67 人评论 2025-04-23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