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少人“宅”在家里,开始了佛系“云”生活,“云”蹦迪、“云”K歌……这个时候,消费券来了!由政府派发,限定消费领域和时间,用“你花钱,政府和你一起买单”的方式,来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和购买力,拉动经济增长。
近日,在不少地区,消费券都有效拉动了消费,实现政府、商家和民众三赢的局面。
杭州6天带动10亿元消费
3月27日,杭州市向在杭人员发放了第一期200万个消费券卡包,每个卡包内有5张“满40元减10元”的消费券。一时间,杭州超市、商业综合体的客流量明显增多。
杭州的永辉超市因为消费券的发放,迎来了生意高峰。“单日客流突破6000人,较上周环比增长70%左右,比之前预期增加30%。27日当天,通过支付宝交易付款的顾客,比26日增长了接近100%。”永辉超市杭州区域的品牌负责人姜亚静表示。
杭州朝晖路华润万家超市值班经理称,最近客流明显增多,有至少一半顾客使用优惠券。
杭州市政府宣布,4月3日10点起,开始发放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全体在杭人员(包括域外来杭人员)均可在支付宝上申领。本轮消费券共追加发放150万份,每份含3张券,分别是1张满300元抵扣45元、1张满200元抵扣35元和1张满100元抵扣20元的券,在指定商家线下支付时,通过支付宝直接抵扣现金,先领先得,领完为止,有效期7日。已领到第一期消费券的用户也可以再次申领。
据杭州市商务局统计,开放申领消费券以来,截至4月1日16时30分,已带动当地消费9.49亿元,兑付政府补贴6695万元,乘数效应接近15倍。
嘉兴电子消费券在3月30日首次发放后,也有不少市民用来购物、加油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嘉兴市发改委了解到,嘉兴第二轮消费券发放时间为4月3日,主要发放商超零售券,由支付宝平台进行发放。
据了解,此次嘉兴电子消费券的发放主要通过支付平台电子围栏技术,来确定有效发放范围。这意味着,手机定位在嘉兴市域范围以外的个人,即使预约申领优惠券也无法被抽中。
多地“跟风”发放消费券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日,已有包括南京、杭州、宁波、重庆、佛山、深圳、郑州、嘉兴在内的超过30个城市发放了消费券以推动消费,发放金额从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目前来看,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多以电子形式为主,需要通过手机APP申领和使用,各地申领消费券的方式不同。
以郑州为例,该市把消费券明确分为普惠型和红利型,两者的发放有清晰的界定。普惠型消费券是“老天下雨,人人有份”,只要在郑州市场进行消费,即可获得。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低收入、特困、优抚四类救助对象发放,每人500元。
此外,南京作为全国首批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推出了3.18亿元消费券,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七大类,面值根据不同类型,分为100元或50元。南京市可信数据管理平台监测,3月18日至22日,南京市共使用电子消费券34522张,总消费金额942.93万元,除去电子消费券抵减金额外,带动消费金额613.16万元。
发消费券不能盲目“跟风”
有学者认为,疫情期间,消费受到压制,1-2月,消费同比下跌超过了20%,与2019年相比,相当于减少了1.5万亿元的消费。随着各地复工,人们的消费意愿开始爆发,即使没有消费券,消费也会逐渐回暖。
有学者指出,发消费券不能盲目“跟风”,每个城市还要根据当地情况因城施策,防止出现忽视本地财政状况盲目发券的问题,避免掉入“流动性陷阱”。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此前撰文指出,发放消费券必须要严格划定发放范围,把消费券发到缺乏消费能力,但消费倾向又很高的困难群体手中。其次,应在规定期限内使用,从而避免部分困难群众将消费券当做现金留存的情况发生。
采访中,也有学者指出,消费券作为财政政策之一,虽然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但仅仅是“缓兵之计”,需要辅之以其他补偿性财政政策。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