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降息吗?多位券商首席:有可能 有空间!
2020年03月27日 10:47
作者:张婷婷
来源:券商中国
529人评论
99+
99+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全球央行纷纷降息的大背景下,中国央行是否会一改“矜持”之态,于近期发布降息政策,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近期各国央行纷纷出台宽松货币政策以缓解全球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G20峰会因疫情原因采用虚拟方式召开,各成员国承诺将会“毫不犹豫”的采取及时行动,以共同的战略应对危机。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明明发布研报认为,考虑到G20峰会的重要性,不排除近期中国央行会推出超预期政策,比如降息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和降低政策利率等等。他于26日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预测,4月份央行可能下调政策性利率10bp,建议对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bp。多位受访研究人士均认为近期央行会有降息的可能性。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处于历史最低点,已是事实上的负利率,若下调存款利率,或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限、妨碍贷款利率下行等,此时是否有必要下调存款基准利率?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26日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银行息差在危机关头应收窄,让利实体经济。他认为,存款基准利率可以降低,但空间有限。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黄文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针对当期主要矛盾,目前的主要矛盾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所以,央行可以适度降息。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除了下调LPR报价外,下一步央行货币政策储备工具依然较多,比如全面降准释放流动性,下调MLF或OMO操作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等。多位受访人士与之观点一致。

  多研究机构认为央行近期大概率会降息

  近期,随着疫情在全球进一步蔓延,各国都出台了宽松货币政策,用力至猛,美联储先是宣布“零利率”,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随后再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QE)政策;欧洲央行也抛出75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均跟随下调政策利率。

  但中国央行却保持了比较强的政策定力,3月份来仅进行了一次定向降准。G20峰会近期召开的会议中,新冠疫情在议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那么近期央行会出“大招”吗?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明明26日发布研报认为,在G20峰会全球主要央行同时采取同步政策的共识基础下,料未来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集体宽松无疑令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更加舒适,虽然目前中国内部的疫情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稳就业的增长压力可能将令央行打开宽松闸门。

  明明认为,结合最近国家政策层对“新基建”的呼声以及2020年稳就业政策的现实需要,未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扩张大概率会促使央行放松流动性的闸门。在降低政策利率和数量型货币政策投放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压力,同样能够起到支持财政政策效果。

  明明于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央行可能下调政策性利率10bp,建议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bp。

  这一观点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观点一致,陆挺本月20日发布的研报认为,为了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承诺,央行可能需要依靠其他更有效的政策工具来降低利率。随着全球央行纷纷降息,中国央行有更大降息空间。可能将在未来几周内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各25个基点。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央行此前没有跟随美联储降息,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远未转向,利率仍有下行空间。目前商业银行综合负债成本较高成为阻碍贷款利率下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央行有必要在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例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定价机制(FTP),将结构性存款等高息揽储行为纳入MPA考核等措施,若以银行负债中存款占比60%、存款利率上浮比例40%估算,存款基准利率每下调10bp能使得银行负债成本下行6-8bp,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更加受益。

  海通固收首席姜超此前发布的研报认为,本轮央行宽松步伐相对克制,目前仅下调政策利率10BP,降准与公开市场投放规模远低于美联储,此前易纲行长表示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意味着我国央行不会像美联储一样大幅降息。若海外疫情全面蔓延导致国内基本面超预期恶化,届时央行可能会调降存款基准利率。

  “冷思考”:负利率时代,降息真有必要?

  但也有专家对央行降息尤其是下调存款基准利率进行了“冷思考”,自2015年10月份央行将前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75%调降至1.5%以来,存款基准利率已处于历史最低点。并且,如果真的降存款利息,LPR利息将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经济下行周期想维持高净息差将很难。那么,在这个背景下,降息依然十分必要性吗,空间有多大?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黄文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针对当期主要矛盾,目前的主要矛盾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所以,央行可以适度降息。他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掌握主动性,按照自己的节奏操作。对比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国政策空间相对充足。参考2008年经验,中国由于制度优势和政策空间优势有望率先走出经济和市场低谷。3月至6月都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集中点,由于3月份已经定向降准,接下来央行降息的概率比较大,但是空间有限。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26日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目前的情况下,央行出台降息、降准,以及结构性的信贷政策都是有可能的。银行息差在危机关头应收窄,让利实体经济。他同样认为,存款基准利率可以降低,但空间有限。

  记者注意到,连平本月稍早时撰文认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需要三思。其一,要关注持续负利率的负面效应,负利率下存款缩水,可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限,催生资产价格泡沫,推高企业部门的负债水平,这些都在中国经济实际运行中已经或正在显现。其二,存款基准利率下降也可能会制约银行信贷能力,妨碍贷款利率下行。其三,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才刚刚起步,只有再贷款利率下调幅度明显大于存款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助于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但目前情况是贷款基础利率LPR下调幅度有限,上述让利目标远未实现,此时有必要匆忙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吗?

  连平在文章中认为,从应对疫情、提振市场信心角度来看,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应该可以成为重要的政策选项之一。但无差别化地调低存款基准利率可能加重中小银行吸存能力弱和存贷款增速差走扩等问题,可能减弱行业信贷能力和推动市场信贷利率上升,并不利于实体经济;在CPI处在高位情况下,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加大负利率状况,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调低存款基准利率短期看不合时宜,长期则需要谨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明明并不认为目前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空间很小,“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三年期是4.125%,所以长期的利率是很高的,降息空间还是有的。”

  央行可用的货币政策储备工具依然较多

  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我国要“珍惜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因时因势掌握好货币政策调整的着力点和节奏,受访人士均认为,央行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工具较多,海外持续宽松显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较大。

  潘向东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除了下调LPR报价、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外,下一步央行货币政策储备工具依然较多,比如全面降准释放流动性,下调MLF或OMO操作利率等。

  就全面降准而言,今年1月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二季度央行将迎来第二次全面降准的时间窗口;就下调MLF或OMO操作利率而言,目前银行间资金价格长期维持低位,远远低于MLF和OMO操作利率,随着二季度MLF和TMLF到期规模较大,总计达到1.4万亿元,预计央行将对通过加大对冲力度,下调MLF操作利率,降低银行负债端中长期成本,这样也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LPR报价下行,保护商业银行息差,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投放的积极性。

  陆挺也认为,在3月16日定向降准后,预计未来几个月内会有更多金融援助措施以及货币/信贷宽松政策出台,包括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 MLF(TMLF)和降准降息措施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借贷便利帮助债务延期,还有降低利息费用。

  连平认为,现阶段降低融资成本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全面或结构性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灵活运用好逆回购、MLF、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投放工具;监管政策提高对中小银行资本金和不良率等方面指标的容忍度,给予实体经济实质性让利等。

  相关报道:

  中信证券明明:货币政策或进一步宽松 仍存全面降准降息可能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降息”仍有紧迫性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责任编辑:DF386
原标题:央行会降息吗?多位券商首席:有可能,有空间!也有“冷思考”:负利率时代降息须三思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20-03-27 12:40:51
如果周末降,周一券商高开低走,如果周末不降,周一券商直接砸盘,刚才券商已经拉起来了 [赞][赞][赞][赞]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455
侠肝仪胆 :
2020-03-30 02:56:01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股市精通高手 : 四月上3000
2020-03-29 21:10:49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28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0-03-27 10:54:29
券商首席是啥,李大霄?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29
股友mQ5M9y 回复 蝮螨危 : 中信证券
2020-03-28 00:17:57
删除 举报 评论 1
不吃辣椒不喝醋 : 中信一边忽悠一边做空
2020-03-27 16:20:32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27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0-03-27 10:54:39
听首席,当长期股东!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83
陕西臊子面 : 粉红的那种
2020-03-27 12:47:51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小飞挂角001 回复 枫尘扬 : 大兄弟,你头脑很清醒。赞一个
2020-03-27 12:45:25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5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0-03-27 11:03:38
取消印花税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05
c7541711425636507 : 别闹,一天印花税好多钱了
2020-03-27 15:12:41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股友8Q179756P6 : 不来点实际的,天天拉高套人。如果融资股和大股东质押票都平仓抛到二级市场大宗交易,看谁接得住。
2020-03-27 13:38:55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1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0-03-27 10:56:55
明天可以止跌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61
LuoShu 回复 决断如流18 : 什么作业呀?
2020-03-27 21:07:38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LuoShu 回复 股友o125616m01 : 我用的是8G无线网
2020-03-27 21:06:13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18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4-07-25 14:57:21 来自 山东
存款利率下调,利好银行才对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4-07-22 19:44:16 来自 广东
疫情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反弹基本结束,下半年经济增长趋于疫情前期的水平,下半年经济宽松应该将会常态。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4-07-15 14:51:40 来自 河北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4600亿元,创9个月新高。怎么看出暗示宽松的?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4-07-12 20:31:22 来自 云南
刚投资买了房,这下放心了。感谢央行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0-03-30 00:04:50
韧与忍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