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大消息!携号转网终于来了 已有290万人次参与 这些号码却受限
2019年11月11日 17:37
来源:中国基金报
47人评论
11
99+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针对近期网友吐槽携号转网各类事项,工信部出手了!

  11月11日,工信部印发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通知要求, 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有妨碍服务、干扰用户选择、阻挠携转、降低通信服务质量、比较宣传、虚假宣传等9大违规行为。

  该规定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同时,工信部表示,目前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已完成,相关系统已于11月10日起上线试运行。除已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的天津、江西、湖北、海南、云南五省(直辖市)外,全国其他26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企业将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开放“携号转网”服务申请,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和改进用户体验,为11月底全国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做好准备。

  此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5个试点省市一共已办理携号转网290万人次。

  九大违规行为被禁

  近日,基金君看到不少网友吐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花式挽留老客户”。

  有网友查询自己的手机号是否符合携号转网的规定,却因为首次充值享受了50送50的优惠活动而不能办理,因为这项优惠活动的到期日是2111年1月1日,也就是92年以后。

  不仅如此,还有网友反映,携号转网之后,经常会收不到短信之类的问题。

  针对这些行为,工信部出手,在规定中详细列举了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拖延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二) 用户提出携号转网申请后,干扰用户自由选择;

  (三) 擅自扩大在网期限协议范围,将无在网期限限制的协议有效期和营销活动期默认为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用户携号转网;

  (四) 采取拦截、限制等技术手段影响携号转网用户的通信服务质量;

  (五) 在携号转网服务以及相关资费方案的宣传中进行比较宣传,提及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名称(包括简称、标识)和资费方案名称等;编造、传播携号转网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隐瞒或淡化限制条件、夸大优惠事项或携号转网影响、欺骗误导用户,诋毁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

  (六) 为携号转网用户设置专项资费方案和营销方案;(七) 利用恶意代客办理携号转网、恶意代客申诉等各种方式,妨碍、破坏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携号转网服务正常运行;(八) 用户退网后继续占用该携入号码;(九) 其他违规行为。

  融合套餐&3类号码不能携号转网

  影响数亿用户

  根据工信部的规定,目前,我国携号转网服务只针对移动电话(含移动/联通/电信)号码用户。

  卫星、移动通信转售、物联网应用号码(例如网号为1349、174、170、171、162、165、167等)暂不支持携号转网服务。

  据部分媒体报道,仅仅因为这3类号码而不能携号转网的用户就高达1.5亿人。

  除此之外,三大运营商还明确表示,用户要想完成携号转网,不能有限制协议。

  所谓的限制协议,其中就有“电话和宽带绑定”的优惠套餐。

  数据显示,移动、电信以及联通的宽带用户量分别是1.7亿、1.5亿和0.8亿左右。

  在这些用户中,很多用户都融合套餐。因此,约有近4亿人也是无法享受“携号转网”服务的。

  资费贵、信号差

  中国移动用户意愿最强烈

  根据工信部的工作安排,9 月 20 日前,天津市、海南省、江西省、湖北省、云南省 5 个试点省(市)率先试点携号转网。

  不少在这5个省市的网友已经办理了携号转网服务。在当被问到为什么想要转网的时候,不少网友表示,电信的资费相比移动更划算。

  根据艾媒咨询的一份调查报道显示,中国联通用户忠诚度为67.5%,中国电信用户忠诚度为64.0%。而中国移动用户忠诚度仅为51.3%,有39.7%的移动用户有意体验转入其他运营商,其中21.2%的移动用户意向转入中国电信

  由此可见,近七成中国联通用户更愿意留在本网,而中国移动用户中有近四成的用户有意体验转入其他运营商。

  从移动用户对运营商不满意的因素来看,用户对中国移动资费问题最不满意,其次是网络信号不稳定、通话质量差等。

  三大运营商抢占5G商机

  多年来,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否会因为“携号转网”而发生改变呢?

  行业人士表示,“携号转网”是存量用户之间的战争,但是很难改变目前通信行业的格局。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移动有9.4亿用户,中国联通3.2亿用户,中国电信则有3.3亿用户。

  也就是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用户加在一起,也不及中国移动一家的用户。

  虽然资费贵,信号差,但是多年来,中国移动的用户始终稳坐头把交椅。

  行业人士认为,真正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地方,应该在5G时代。

  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5G 商用前期准备工作。

  2019年10月,中国移动称规划2019年在50个城市建设5万个5G基站,2020年将扩大5G网络覆盖到超340个城市。

  另一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手在 9 月 9 日公布了《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共建 5G 网,目的是为了降低 5G 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以快速形成 5G 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在厦门开通了 5G 共享基站。

  行业人士表示,4G 转 5G 的过程中,将长期存在4G 与 5G 网络共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三大运营商有时间在细分的时间段内挖掘各自的增长机会,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责任编辑:DF142
原标题:工信部大消息!携号转网终于来了 已有290万人次参与 这些号码却受限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19-11-11 18:23:04
哪有功夫看这样的小福利 今天亏了20年的话费了 别跟我提优惠不优惠的 [傲]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50
骑花生的黄飞红 : 所以,神马双十一,吃个大餐,省个水费之类的,现在对于我都是云淡风轻,自从炒股之后,小钱都不是钱了[大笑][大笑][大笑]
2019-11-11 19:35:05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中信牌子的韭菜刀 : 哈哈哈,我今天亏了300个月的话费,我一个月套餐都是128元[哭]
2019-11-11 19:09:28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1 17:51:38
5元30M流量套餐千年不变。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26
追高追高追高 : 我比你划算,20元三百兆
2019-11-11 18:02:03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1 19:13:51
受够了中国移动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1
阿晓小 : 2g网气得你怒发冲冠,这就是那个号称信号最好的运营商,还那个最贵哟,彻底跟他bye bye了[傲]
2019-11-12 09:48:34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1 18:41:30
同志们,我们明天打电话给移动客服,让他们送流量,否则我就携号转网。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9
2019-11-11 18:30:15
怪不得这段时间移动来个让我心动呢优惠活动,两年后考虑吧!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5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19-11-14 22:25:54
移动真他妈的坑,流量又贵的不说,还信号一点的啊给力,用着4g手机享受的还是2g网,这样多年的移动老用户我也不是要诋毁它,它确实太不行了该检讨哈自己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2 13:24:45
城市129元电信光宽带,带三个号不限流量,一家人足够,偏远地方电信信号不行,我个人加了联通19元不限流量,4G偏远地区刚刚滴。暂时满足需求,5G时代再看。用了近25年的体验:移动2G时代用了两年,信号好覆盖范围大,贵的牛逼,网路用的是电信的电话线接的猫(那年代没得选)。联通3G时代转入,满足日常和偏远通话,但速度慢,经济,那时对速度是没多大要求。4G时代增加电信光宽带套餐,宽带好下载2.5M/S,...[展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2 01:46:30
有谁能告诉我,合约机能不能转?之前换了套餐,想转网被告知合约内无法转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11-11 23:54:51
移动早就不得人心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19-11-11 23:53:18
还是用自己的移动吧,转过去也不知道啥情况,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意思,麻烦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2025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互联网协会
63 人评论 2025-04-20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