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15个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并接近于完成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让人较为遗憾的是,印度最终决定不参加,由此正式签署RCEP将顺延至2020年。据乐观预期,RECP有望于2020年2月在越南达成。
RCEP谈判启动于2012年,一般分为两大部分:贸易规则谈判和市场准入谈判。目前,参加该谈判的16个国家(东盟十国、中日韩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在贸易规则上已经达成协定,目前15国已经完成了基本谈判协议。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十五国都尽力与印度完成谈判,但是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尽管莫迪一直试图推动印度最终签署RCEP,但印度国内反对力量十分强大。在印度总理莫迪飞抵曼谷参加会议期间,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在国内组织了反对印度加入RCEP的会议,宣称印度加入这一贸易协定将给印度农业、店主和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灾难。印度奶业和渔业部长也反对这一协定,理由是签署该协议后,将导致印度乳制品业面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毁灭性打击。
当然,索尼娅·甘地此举也不乏政治角力用意,此前国大党主政时,印度与东盟、韩国等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但我们应看到印度本国内反对力量非常之大。甚至于许多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持反对态度。例如,IMF董事会印度执行董事瑟吉特巴拉(Surjit Bhalla)表示,印度的困难90%在国内,只有10%涉及到贸易协定等外部因素,印度只有先整理好家务事,才能通过加入地区贸易协定推动经济增长。
显然,与莫迪对外宣称印度发展良好不同,通过RCEP谈判,我们窥视到印度经济软弱的另一面。莫迪在曼谷参加会议时强调,目前是投资印度的最佳时期,其所依据的指标之一是印度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便利指数》排名从前几年的142名上升至今年的63名。莫迪还宣称,在过去5年多时间里,印度吸引外资2860亿美元,GDP增加了近1万亿美元,未来的目标是实现GDP5万亿美元。与印度的数据相对照,中国可以说仍处于全球发展前景最好的国家之一,扮演了引领角色。
RCEP成员国人口占全球的47.6%,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1.6%,全球贸易的30.8%,就算是印度退出,RCEP仍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美国虽然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协定尽快达成,但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虑,特朗普政府此次仅派商务部长罗斯和新任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参加东盟峰会,其规格和重视程度甚至不如去年。
尽管RECP将顺延至明年缔结协定,但15个成员国完成协定文本谈判的消息仍然是一个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积极信号。对于莫迪政府而言,在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下,加入一个更大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对印度经济转向出口导向模式仍至关重要,错过这个机会就需要从其他方面再寻找机会。但不言而喻,对中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而言,这一协定也将是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积极举措。
(作者钟飞腾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