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股比限制提前取消 外资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019年10月14日 06:39
作者:王彭
来源:上海证券报
2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再次按下“加速键”。继今年7月“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宣布将取消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时间点从原定的2021年提早到2020年后,证监会发言人于10月11日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时间点——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取消。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不同背景的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同台竞技”指日可待。

  10余家合资基金外资股比达49%

  近年来,海外资管巨头加快布局中国市场。对于部分参与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而言,将其持股占比提高至控股比例是更为便捷的方式。

  今年6月和8月,摩根士丹利华鑫和上投摩根基金就率先通过中资股东的股权转让,先后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股权转让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和摩根大通对两家公募基金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44%、51%。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时间点的提前,或有更多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欲提升其持股占比。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募管理基金数量已达到126家,中外合资公司为44家,其中海富通、国投瑞银、国海富兰克林、景顺长城等10多家公司的外方持股比例均达到49%。

  “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为49%,且有获取控股权的想法,正在和内资股东方进行洽谈。”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也有合资基金高管表示,尽管短期内外方股东不会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但外方股东早已将中国市场视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且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股东方的优势,与中方股东进行紧密合作。

  资管巨头积极谋求公募牌照

  相较于增持合资基金公司持股比例,不少外资巨头的做法更为直接,即先获取私募牌照,再择机谋求公募牌照。

  2017年1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成为首家外资私募。此后,贝莱德、桥水、路博迈、安本标准等一众知名资管“大咖”接踵而至。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2家外商独资私募管理人在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合计产品发行数为53只。

  据了解,获取外资私募资格只是上述资管巨头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他们一直在密切留意相关政策,并积极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争取早日获取公募基金牌照。

  实际上,不少外资私募近些年来已积极从公募基金引进相关人才,包括管理层、投研团队、市场渠道、品牌运营等多个岗位。比如,原海富通总经理刘颂在2017年加入路博迈中国,负责国内私募团队和公司架构的搭建工作;原华夏基金总经理汤晓东在今年加盟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担任中国区主管。

  “最近一些大型外资私募正在积极调整公司的内部结构,包括团队、投研机制、办公室布置等,一切均严格按照公募基金的标准进行。最快可能明年4月份就会提交公募基金的申请,很多公司都想赶在第一批获批。”一位外资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DF52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