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军对话霍华德·马克斯:有些经济体会经历严重的债务重组
2019年05月09日 19:01
来源:澎湃新闻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5月8日下午,全球顶级投资人、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携新书《周期》在上海举办他的中国首场公开大秀“问道·周期”,这场活动由聪明投资者主办,澎湃新闻网独家全程直播。

  正心谷创新资本创始人林利军在现场与霍华德·马克斯进行了深度对话。

  林利军在发言时回忆,自己1990年进大学,中国股市才刚刚开始。“从1990年到现在,经历了中国股市多少个周期吗?8个牛市,8个熊市。正好是8对8。”

  他举例说:“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大家想想我们经历了多少个经济周期?实际上只有两个大的周期,亚洲金融危机在中间是有一个大周期。我们经历了多少个房地产周期?几乎只有一个。”因此,判断周期是非常难的,各个周期是串在一起的。周期是很容易说,但非常难做。

  在对话中,林利军提到,自己作为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者,投资了不少技术型的公司,关心周期受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哪些影响。

  马克斯对此表示,今天的世界和20年前1999年的世界已经几乎没有多少相似度了。“我很羡慕你有能力投资于科技股,世界的快速改变带来了机会,让你能有很高的收益,但是也增加了你损失的风险。”

  所以,马克斯建议,首先要看到大的趋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大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理解,在这些趋势之下,现行公司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即使对于科技股来说,这两点同样也是投资成功的基本要素。不能因为认为科技股好就把钱砸上去,我们还是要比时长,比别人要有更好的判断。”马克斯总结道。

  在谈到对未来危机的展望时,马克斯认为展望世界,没有看到像次贷危机这么大的问题,也没有看到投资工具像过去CMO(Coll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抵押担保债券)、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权证)风险那么大,也没有看到银行加很大的杠杆,所以他觉得美国不会有这样的崩盘。

  但对于新兴市场而言,马克斯没有那么乐观,他认为有些经济体会经历非常严重的债务重组

  附:林利军与霍华德·马克斯对话实录

  林利军:我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者,投资了不少技术型的公司。现在由于全球化,地球是平的,在美国发生的事件,并不仅仅影响美国。根据你50年的投资经验,你认为周期受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哪些影响?

  霍华德·马克斯:回到40年前的1979年,如果那个时候你已经出生了,而且已经工作,你会感觉大背景是固定的,世界没有变化,是一个常量,就像舞台的背景。舞台上的活动都是在背景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我小时候,漫画书每年的售价都是10美分,没有通缩,也没有通胀,没有巨大的变化,大部分的劳动都是机械化的人的手工劳动,几十年都不变,虽然有小的变化,但没有那么快。

  可是我们快进到眼前,一切都在变化。今天的世界和20年前1999年的世界已经几乎没有多少相似度了。

  今天,没有人认为我们的背景是常量。你可以安全地、明智地赚钱,但一定要考虑世界的变化。

  我很羡慕你有能力投资于科技股,世界的快速改变带来了机会,让你能有很高的收益,但是也增加了你损失的风险。

  回到1999年,美国科技股泡沫崩溃。当时有人说,英特网会改变世界,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英特网或者电子商务的股票,你就应该不管价格多高都要买进。可事实上发生了什么呢?英特网改变了世界,但98%的公司都失败了。

  你可以通过找到好的趋势线来指导自己的投资,通过理解变化、把握变化来指导投资,但是你要提高你的正确率,至少你的正确率要比别人高。

  比如说你买了一只科技股,然后它被证明失败了;或者假如你买了一只成功的技术股,但是由于受到追捧,价格过高。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我们首先要看到大的趋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大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理解,在这些趋势之下,现行公司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即使对于科技股来说,这两点同样也是投资成功的基本要素。不能因为认为科技股好就把钱砸上去,我们还是要比时长,比别人要有更好的判断。

  林利军:50年,你“赌”对了5次,这非常智慧。我猜你是在顶点或者谷底的时候去投资的,我觉得金融危机非常关键。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几次主要的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那展望未来,下一场危机将发生在哪里?发生在什么时点?

  霍华德·马克斯首先,尽管像你以及今天在座的其他人一样,我也看到了危机,但是并不等于,危机就有规律性。

  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你看到有东南亚危机、互联网危机、全球金融危机,这时候会有一种幻觉,让你感觉一切的背后都会有泡沫,泡沫最后都会崩盘。

  但是以后未必是这样,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熊市和牛市,熊市虽然令人沮丧,但并不一定是灾难性的。

  所以我今天要提醒大家警惕,我们未必会重演经历过的危机,但也不是说它们一定不会再重来。

  在我刚才的演讲里,我讲的不是起起落落,我讲的是,极端的价格和极端的调整才叫做危机和崩盘。

  今天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处在泡沫中?接下来是否会崩盘?是否会经历2008年的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三个因素,大部分崩盘都有这三个因素。一个是次贷危机,那是没有任何实质性东西的;第二,华尔街那些聪明的人,创造了一些杠杆的结构性工具来投资;而银行的聪明人,放了32倍的杠杆,而且买来的是风险最高类别的杠杆的结构性工具。

  但今天展望世界,我没有看到像次贷危机这么大的问题,也没有看到投资工具像过去CMO(Coll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抵押担保债券)、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权证)风险那么大,也没有看到银行把杠杆放到32倍,所以我觉得美国不会有这样的崩盘。

  林利军:那你觉得新兴市场会崩盘吗?

  霍华德·马克斯15年前,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固定收益投资,15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大部分新兴市场都还是主要做股票融资,他们觉得风险太高而不愿意借贷,所以主要是做股权。

  可是在过去15年中,新兴市场有能力借贷了,现在他们的杠杆比过去高很多,尤其是很多新兴市场借了大量的美元债。

  我们知道这有一个问题,你欠美元但是不能印美元,有些国家获取美元的能力又非常弱,所以今天对大部分新兴市场来说,主要的难度就在于,如果你杠杆太高,还用美元借债,假如以后你的货币汇率相对美元贬值,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我想,以后有些经济体会经历非常严重的债务重组。

  林利军:在你的第一本书里讲了20件投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第二本书里,你只讲周期。如果要出版第三本书,你要写什么?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里最主要考虑的是风险,风险来自于周期,周期来自于人性。我们要研究人的行为。

  很多人以为,投资意味着要了解经济学、会计学和金融学,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要想好好做投资,还要了解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更称职的投资人。所以也许我写第三本书的话,我会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投资学。

  林利军:你在书里有讲到政府的政策制定在经济中的作用,在中国有不少政策的周期,我想美国应该也有加强监管、放松监管等,可是在你的书里,却没有过多地讲监管周期、政策制定的周期?

  霍华德·马克斯一本书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覆盖到。刚才我讲了,我从1990年开始,给客户分享了30年投资备忘录,这些备忘录都在网站上供大家免费参阅,我鼓励大家有机会都去看一下我的投资备忘录。在大概10年前,2009年初,我写了一次关于监管周期性的备忘录。

  监管也有周期性,尤其在市场出现了不好的事件时,往往是因为人们走极端,然后政府决定通过自己出手,出台一些规则,把这些不好的行为从市场上剔除出去,让市场变得更安全,让市场的表现稳定下来,不再有极端的波动。

  人们没有这些不好的极端波动体验后,会觉得更安全,一切可以相信这个市场了,那么企业的高管在去监管的情况下,就又会有了不好的行为,这个周期就又回来了。

  监管周期是存在的,但是在今天,监管的周期更长。192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萧条,当时主要因为证券市场的监管不够,出现了市场崩盘。1930、1940年代,美国出台了一些重要的证券监管法令。

  后来一段时间美国的工业化开展得很好,经济增长也非常成功,到了1980年代左右,人们开始崇拜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人物。

  然后就取消了一些三四十年代的监管政策,当时觉得这样市场可以表现更好,赚更多钱,所以就有了一些过激的行为。

  1930年代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不能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结合在一起,这使得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系统很安全。但是后来这两者的结合导致了金融危机。

  我们确实会看到有这样的监管周期,但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周期。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责任编辑:DF13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