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全线走强白银再创新高
周一晚间,受助于美元走软,贵金属全线走强。COMEX黄金主力合约上涨 0.25%,报3354.9美元/盎司;沪金主力合约同步上涨0.18%,报776.66元/克。白银表现仍然亮眼,COMEX白银主力合约上涨1.82%,报36.80美元/盎司;沪银主力合约同步上涨2.07%,报9015元/千克,再创新高。NYMEX 铂金主力合约大幅上涨 3.97%,报1214.50 美元/盎司。
贸易方面,当地时间 6 月 9 日下午启动、6 月 10 日继续进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谈判聚焦技术出口限制与稀土管制两大关键议题。美方增派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与磋商,暗示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存在松动态度,而中方同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形成“芯片-稀土”的战略博弈格局。新华社明确强调中国稀土政策核心在于“规范出口、促进合规贸易”,并承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此举降低了贸易全面脱钩风险,但仍加剧短期贸易不确定性。受此影响,美元指数日内震荡失守99关口,最终收跌0.21%,美元计价黄金顺势反弹,现货黄金自周内低点回升0.47%至3325.7美元/盎司。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呈现多点爆发态势,强化了贵金属的防御属性。地缘紧张局势沿着三重路径蔓延,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其一,美国内政动荡显著升级,联邦政府针对前总统特朗普派遣军队镇压洛杉矶抗议提起诉讼,而特朗普则进行反诉并威胁逮捕加州州长,叠加科技巨头马斯克公开支持军事干预,这种国内政治力量的对立和社会裂痕的加深,削弱了美元的信用基础;其二,中东核冲突风险阴云不散,伊朗外交部明确拒绝美国提出的伊核协议新方案为“不可接受”,并发出警告称若遭以色列袭击将打击其秘密核设施,这使得即将于周日重启的美伊核谈判面临极高的破裂风险,地区局势骤然紧绷;其三,主权债务风险步步紧逼,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预警,指出联邦政府为避免触及债务上限而采取的非常规措施预计将在8月中旬至9月底耗尽,这一迫在眉睫的主权信用隐忧持续发酵。面对这些相互交织且高度不确定性的事件组合,避险资金加速流入贵金属市场寻求庇护,推动现货白银展现出更强的价格弹性,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并显著收高2.17%,报于36.76美元/盎司。
展望后市,贵金属短期震荡加剧,需警惕风险转向信号。当前黄金反弹动能持续受制于3350美元/盎司左右关键技术阻力,突破该位方能确认趋势反转;而白银虽在光伏/半导体产业刚性需求及避险资金支撑下强势突破36美元关口、创十三年收盘新高于36.80美元/盎司,但上行持续性正面临多重潜在压制:若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或中东局势通过谈判缓和,市场风险情绪改善叠加美元技术性反弹,将显著削弱黄金的避险吸引力并对美元计价贵金属构成汇兑压力;同时白银的工业需求支撑也面临稀土政策实际执行效率超预期或产业链库存调整的边际弱化风险。后续贵金属价格路径将高度依赖中东地缘风险升级信号与美元指数对谈判结果的敏感性,需防范市场从避险主导模式向增长偏好切换带来的短期回调压力。
铜
关注宏观情绪变化沪铜预计震荡
周一夜间,伦铜报收9768.5美元/吨,上涨1.01%,沪铜报收79330元/吨,上涨0.84%。美元走弱,给予工业金属价格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美国对铜征收关税仍存在预期,给予美铜溢价,不同市场间铜价价差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仍会加剧区域内铜的供需错配,目前LME铜库存已降至一年内的低位。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2.7万吨,1-5月累计进口量为216.9万吨,同比减少6.7%。国内方面,据SMM数据,截至6月9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微增0.07万吨至14.95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44.21万吨低29.26万吨。已进入铜消费淡季,整体库存处于历史同期地位,但累库拐点或逐渐到来,目前基本面更多对铜价起到支撑作用。整体而言,预计沪铜高位震荡,关注宏观情绪变化,以震荡思路对待。
氧化铝、铝
氧化铝预计宽幅震荡沪铝预计震荡
周一夜间,氧化铝报收2883元/吨,下跌0.41%。近期氧化铝产能复产及减产并存,并逐渐出现社会库存累库的现象,氧化铝现货市场供应偏紧情况预计有所缓解,现货均价小幅下跌。同时,几内亚矿端干扰事件仍未彻底解决,矿石价格坚挺,使氧化铝成本暂时难有更大下跌空间,对氧化铝价格形成底部支撑。国内方面,据爱择咨询了解,国内北方矿石端复产依然存不确定性,部分氧化铝企业矿石库存出现短缺需加大外采力度,短线看国产矿供应仍处偏紧状态,矿端对下游市场仍存成本支撑。整体而言,多空交织下,氧化铝期货市场多空博弈加剧,预计宽幅震荡,短线操作。
周一夜间,伦铝报收2483美元/吨,上涨1.28%,沪铝报收20060元/吨,上涨0.27%。美元走弱,工业金属获得一定上涨空间。基本面而言,原料氧化铝价格近期出现松动,电解铝冶炼成本有所下移,铝底部价格降低。此外,铝供需进一步呈现出供强需弱的格局,据SMM数据,截至6月5日,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为60.9%,较前一周下降0.5%,需求淡季效应进一步加深。库存方面,据SMM数据,截至6月9日,铝锭库存为铝锭低库存为47.7万吨,较6月5日下降2.7万吨,去库势头仍较为强劲,铝棒库存为12.95万吨,较6月5日下降0.05万吨,铝锭库存的去化状态对价格仍有支撑,但消费淡季需求下滑的风险或逐渐对价格形成拖累。整体而言,沪铝预计震荡,以震荡思路对待。
工业硅、多晶硅
基本面未见改善价格承压
周一工业硅主力合约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3%,收盘于7480元/吨,增仓16400手。供给端,西南地区电价下调,个别企业复产,工业硅周度产量环比上行。需求端,光伏产业链价格低位震荡,库存偏高,终端组件需求低迷;多晶硅对工业硅需求维持在低位。有机硅DMC价格再度下行,企业维持低开工率,对原材料需求偏弱。工业硅基本面未见改善,短期企业挺价,但远月预期较差,短期价格低位震荡为主。
周一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24%,收盘于34105元/吨,减仓204手。供给端,多晶硅周度产量环比下跌,各企业开工率维持在低位。多晶硅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持稳,企业库存偏高,组件企业生产进入亏损状态,排产量大幅下调。多晶硅基本面偏弱,成本崩塌严重,交易上逢反弹做空。
(文章来源:国信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