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3月13日,南京市政府召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刘云松在会上表示,南京将持续聚焦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强化科技金融制度型改革供给,持续提升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要素丰裕度和融资可得性。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更加丰富
刘云松介绍,2024年以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实施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制度的创新,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推广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贷”、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等。南京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十二条”“股贷债保担”,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在政策工具推动下,南京更多金融活水不断涌入科技创新领域。在股权投资上,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集群正在有序组建中,南京获批成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城市,2024年全市共有332家次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居全国城市第6位;在信贷投放上,“宁创融”政银产品专项额度达150亿元,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2024年末,“宁科贷”贷款余额超过840亿元,同比增长54.8%;在债券融资上,南京全市企业累计发行科创票据超3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和创新创业公司债超84亿元;在保险保障上,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等保险机构积极为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科技保险,已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1万亿元;在风险分担上,通过“宁创担”政府、银行、担保、再担保机构四方风险分担机制,累计为7000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超410亿元。
与此同时,南京市委金融委还会同相关部门,构建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效果评估机制,推动商业银行建立科创金融专项制度180余项,推出科创金融专属产品200余款;会同科技、人行等部门赋能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创金融驿站服务效能,截至2024年末,南京已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5000家,撮合融资超50亿元;依托“南京金服+南京征信”平台,构建“信息—数据—信用—信贷”的转化链条,累计帮助包含科创企业在内的1.7万户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超1300亿元。
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优化科创金融改革生态
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不断在南京涌现。刘云松介绍,南京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设立面向紫金山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拨投结合”资金池,组建5亿元的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推广“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投贷联动累计带动商业银行贷款余额超100亿元;创设“认股权登记+贷款”模式,落地江苏省首批“认股权登记+贷款”业务;推动“创新积分制”在金融场景的应用,7家合作银行累计提供“创新积分贷”近80亿元;创新直接融资工具运用,落地全国首单AA主体纯信用混合型科创票据、长三角地区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公司债、全省首单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创票据等一批全国全省首批、首单科创金融融资工具运用案例。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4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近160亿元,同比增长超150%。
刘云松表示,下一步,南京将持续聚焦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强化科技金融制度型改革供给,持续提升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要素丰裕度和融资可得性。一是在科创金融服务上提档,计划制定科创金融专营组织地方标准,推动科创金融组织专业专营。二是在科创金融供给上提量,深入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出台推动创业投资发展政策,积极运用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和推动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融资。三是在科创金融改革上提能,把握企业并购贷款比例适度放宽的试点契机,为科技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制定推动“投贷联动”发展专项举措,鼓励和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同向发力,实现“投贷联动”的增量扩面。
此外,南京还将协同区域性股权市场,探索“认股权+”综合业务创新,提升科技企业的“含金量”“含科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