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鸣钟开市,至今已走过三年。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截至今年11月1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256家,总市值6796.67亿元,流通市值4032.59亿元。新政策深度改革逐步落实,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据北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分析,截至9月末,北交所256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8.79亿元,其中214家公司实现盈利,10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26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
多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北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提供新平台,发展迎来红利期,但一些上市中小企业仍面临盈利能力波动大、科技属性不强的问题,这也是北交所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北交所企业盈利面超八成
北交所256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已经完成披露。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稳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21.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8.79亿元。其中,149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214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八成;106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四成。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经过三年发展,北交所成为换手率、流动性大幅提升,聚集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平台,一些指标甚至超越了科创板。”
据诸海滨介绍,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39家,占据北交所256家上市公司的比例高达54.3%,远高于上证主板、深圳主板及创业板。
诸海滨说,现在北交所挂牌企业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提升,利润体量从原来3000万元提升至4000万元左右,甚至很多排队企业的利润都达到5000万元。
开源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北交所换手率上升至日均7.9%,至2024年10月,北交所日均换手率达14.5%。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11月10日,北交所成交额总计为24299.8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
多位采访对象表示,在沪深交易所上市门槛大幅提高后,一些中小规模企业纷纷选择北交所上市。随着北交所自身定位越发清晰,监管层对上市企业的质量标准也逐步提高,尤其对上市企业的科技属性、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北交所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部分企业面临盈利和转型压力
256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8.79亿元,但同比下滑21.97%。北交所交出的成绩单,反映出中小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仍面临压力。
诸海滨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北交所企业的利润体量比创业板小,而且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于创业板和主板公司,所以三季报业绩波动浮动高于创业板和科创板。”
以德众汽车为例,该公司是2021年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企业之一,以汽车销售服务为主业,上市当年盈利5665万元,之后业绩逐年下滑,2022、2023、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312万元、-1744万元、458万元,公司业绩出现大幅波动。
11月下旬,中部地区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段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北交所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仍是我们关注的方向。看企业是否能够盈利是一个维度,但持续盈利问题更应该关注。”
此外,近年来,北交所企业也不乏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的企业。今年8月26日,北交所向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及其保荐代表分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处罚决定书显示,国信证券及保荐代表人刘洪志、朱星晨保荐的利尔达于2023年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且选取的上市标准含净利润标准。2023年度利尔达扣非后净利润为-1831.71万元,利尔达在上市当年即发生亏损。
中信证券及保荐代表人陈健健、赵倩保荐的安达科技于2023年3月23日在北交所上市,且选取的上市标准含净利润标准。2023 年度安达科技扣非后的净利润为-63392.83万元。安达科技在上市当年即发生亏损。
段睿坦言:“北交所成立之初,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科技属性要求并不高。这些存量上市企业确实存在商业模式陈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这类企业放在当下,并不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
北交所也意识到企业质量和创新问题以及持续稳健发展问题。为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把握标准、引导规范上市申报行为,今年10月14日,北交所发布了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创新性评价专刊),对拟上市企业创新特征的信息披露与论证给予明确引导。
北交所明确提出,在该所申报发行上市的企业,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结合客观依据论证是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创新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增长,提升抗风险能力。北交所同时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诸海滨说:“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完善,北交所对企业的科技属性、成长性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护城河也越来越宽。从三季报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抗风险能力比一般企业强了很多。”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