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2024年度第三季度报告。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201.52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58亿元和7.73亿元,而2023年同期的扣非净利润为-3.11亿元。
中国船舶表示,公司年内营收稳健增长,主要因为完工交付船舶数量、单船平均价格同比增加;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由负转正,则主要因为手持订单结构改善、完工交付船舶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
2024年,国内船舶行业景气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截至9月底,手持订单量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其中,我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另一方面,得益于需求、船舶大型化和船型高端化的带动,年内全球新船价格迎来上涨。Clarksons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1000GT以上)成交1733艘、成交金额1552亿美元;单船平均价格8955万美元,远高于过去10年51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561.69亿元,同比增长1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71亿元和19.72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4.28亿元。
中国船舶表示,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中国船舶的发展体现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色。年内公司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实现营收和业绩稳步增长,是由于公司完工交付船舶数量、单船平均价格同比增加所致。
船舶制造有望保持高景气度
展望未来,船舶行业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对行业企业业绩带来持续支撑。
“造船行业的景气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航运市场状况、环保政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等。结合上述因素的分析,预计本轮造船行业的景气周期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左右。”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工委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吴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多家上市公司的订单情况以及行业分析来看,造船行业仍然处于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且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订单中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型的比例增加,这表明市场对高质量船舶的需求在上升。根据目前的供给弹性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预计本轮船舶周期在量平价升的阶段将持续较长时间。
江海证券一份研报认为,全球商船船队老龄化或将成为新常态,扩大产能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增强全球市场地位,我国造船厂进入扩产建设阶段。根据近期BRS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总计11家船企宣布了提高产能的计划。
江海证券上述研报认为,中长期来看,在全球需求增长、船舶更新换代以及我国船厂扩产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船舶制造产业将保持高景气度,产业链相关公司将持续受益。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