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穗恒运董事长许鸿生:清洁新能源转型样本何以打造?
2024年12月10日 13: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0531_0

  2020年,中国向世界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四年来,顶层设计从宏观政策、产业布局、金融手段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推动各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期间,涌现了一批能源转型样本,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穗恒运”,证券代码:000531.SZ)就是其中之一。

  穗恒运成立于1987年,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以燃煤发电起家,逐渐拓展了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和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目前是广州市第一大供热集团、第二大发电集团。

  近年来,穗恒运光伏、氢能和储能板块发展迅猛。

  2023 年,其江门台山 500MW 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汕头市潮南陇田 400MW 项目、潮阳和平 150MW 项目本体工程基本建设完成;氢能领域,公司牵头组建广州市氢燃料电池创新联合体,推进国产关键零部件规模化验证,打通科创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储能领域,截止目前已累计实施(含在建)储能投资项目31个,合计总容量373MWh,总投资额6.05亿元,储能产品先进制造领域年生产能力2GWh。

  从传统的小型燃煤机组到坐拥多种清洁新能源的现代能源集团,穗恒运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发展转折点?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升级加速演进,公司对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何思路?

  近期,聚焦这些问题,穗恒运董事长许鸿生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

  回忆起转型之初,许鸿生对记者表示:“原来设厂的时候,恒运集团(定位)是服务于整个广州的东部,二十多年主要发展单一火电,但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我们按照国家要求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做清洁能源的供应商,这部分我们有经验,因为2012年时,我们是全国率先进行脱硫改造的企业,在2013年建成全国首台单塔双循环机组,这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另一方面,公司定位于电、热、氢、储四个板块协同发展,“光伏板块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现在是全国单体渔光互补最大的建设者之一,同时我们计划建设1GW的(发电装机容量)。”许鸿生介绍道。

  这个计划是什么概念?

  “恒运到现在为止整个规模为254.20万千瓦,按照公司的规划,未来总体规模会在原来煤电的基础上扩展4至5倍。”许鸿生进一步表示。

  在他看来,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当下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绿色、低碳”不仅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词”,更是穗恒运战略定位的鲜明底色。

  “双碳”战略下的转型契机

  21世纪:从传统的火电、天然气热电,到实现“电、热、氢、储”四大板块齐头并进,穗恒运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许鸿生:在转型的过程中,面对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业务,传统能源行业一定是有挑战的,但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机会。传统的火电面临发展瓶颈,一是发电成本,比如煤炭、天然气价格不可控;另一个就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上市公司面临一定的压力,发展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业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以降低公司的综合成本。

  公司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住了一些新的合作机会,比如与跨国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合作。目前在光伏领域,尤其是集中式光伏,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2023年,我们在江门台山海宴500MW的光伏项目已经交付投入使用,每年光伏项目预计会给主营业务增加几千万的利润,形成了新的业绩增长点;汕头550MWp光伏项目力争2024年实现并网发电,另外我们还在积极推进怀集70MWp光伏项目的建设。

  至于储能和氢能还在爬坡期,但公司正在从两方面持续推进,一是应用场景上持续推广突破,二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资金成本。

  21世纪:穗恒运未来的清洁能源业务发展是如何规划的?

  许鸿生:穗恒运原来设厂的时候,(定位)是服务于整个广州的东部,二十多年来都主要发展单一火电,原来的煤电发电规模是108万千瓦。但自从我们开始清洁新能源转型以来,发电规模(含在建)大概是原来煤电的 4-5 倍,包括我们正在建设的两个天然气机组以及在建的光伏项目,仅仅江门海宴和汕头的两个光伏项目,加起来装机规模就已经超过1GW。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十四五”时期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我们正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布局,未来几年将把已经申报的项目尽快落地。

  对于储能和氢能,我们也会按照既有目标推进,逐步发掘市场,多个在建或拟建项目已列入省、市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预计会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着力推动降本增效

  21世纪:今年三季度,因为电价下降、投资收益等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目前公司有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业绩压力?

  许鸿生:恒运的收入有两大块,一个是主业收入,一个是财务性投资,随着主业规模持续扩大,它的利润占比也会越来越高。对能源企业来说,大家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之后,电价进入市场化竞争。对企业而言,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需要降低运作成本与原材料成本,在原料采购上要多方面考量,并且不断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在财务性投资方面,我们投了越秀资本、广州资产(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基金和银行,目前都有比较好的收益。公司各项业务正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21世纪:预计能源行业中长期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公司将如何应对挑战?

  许鸿生:对企业来讲永远都有挑战,尤其是我们这种电力行业,有保证能源供应的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特征的,但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无论是工商业用,还是民用领域,电力都是刚需,尤其是在广东这样一个电力比较紧缺的省份,保证电力供应是我们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肯定也要保障一个好营收、好现金流,甚至是好的利润水平,这就逼着企业要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业务。我们布局储能、氢能、光伏都是出于这一考量。还有热能,在热力供应方面,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投资标的。

  21世纪:11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6+4+2”总计12万亿的地方债化解方案,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相关政策对公司有哪些影响?

  许鸿生:穗恒运通过持有越秀资本11.69%的股权,直接及间接持有广州资产13.29%的股权。广州资产主要从事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是广东省内首个拥有全牌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化债政策的直接影响下,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有望扩容,资产管理公司是本轮化债政策最直接的受益对象之一。受益化债政策,广州资产能为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潜力巨大,同时也有助于公司提升资产质量。

  新质生产力创新

  21世纪:聚焦于穗恒运所在的能源环保产业,哪些方向或新技术有望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目前穗恒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做了哪些投入和布局?

  许鸿生:我们这两年做出了以前一直没有做的事情,那就是(控股股东)现代能源集团设立了能源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现在有一些专利,包括独立的知识产权等,研究院团队会围绕我们各业务的产品更新换代、降本增效进行深度研究。同时,我们在产学研领域也加大投入、逐年增加投资资金。

  新质生产力主要就是创新。在能源里面我们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传统能源其实也需要不断升级改造,比如一些传统火电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减少排放,传统化石电池需要更新换代等。新能源则是完全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领域,这里面的点就很多了,比如燃料电池的研发,光伏产品的更新迭代。在光伏的应用端,我们也有很多创新,比如运维上,我们采用了无人机等新兴技术清洗设备。另外,在储能方面,我们还建设了高端的PACK生产线,更高效地组装电池组件。

  21 世纪:在氢能领域,公司与现代汽车、文远知行等企业展开合作,能不能谈一谈合作的相关进展?

  许鸿生:公司与文远知行、现代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开展氢能多应用场景业务,推动自动驾驶氢能环卫车示范,现在正积极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地。我们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在应用层面降低制氢成本。现代汽车在国内建设了车厂,有助于实现零部件本土化生产,未来我们与现代汽车的合作将按照规划推进。

  我认为氢能的发展和锂电产业很相似,都有一个爬坡期,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产业需要时间培植,要经过不断地试验。包括我们对于氢能推广应用,也需要政府部门配合,制定一些产业政策。现在广州市已经率先推出了氢能二十条,黄埔区开发区也出台了氢能十条,这些都是利好的消息,将鼓励氢能,特别是氢燃料汽车的产业化。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应用到了城市公交、泥头车、渣土车、扫地车等领域,下一步就是物流车,我们的物流车投放了大概60部,每天都在广州市周边跑,走了几百万公里了,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整个推广都非常好,这些将是未来氢能发展的基础。

  21世纪:公司在并购等资本运作方面有哪些规划?

  许鸿生:公司努力在能源产业链寻求合适的投资并购标的,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比如热电领域,我们在热电联供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现在一些地方性的园区也开始涉及发电供热领域,地方政府也看中了这方面的机遇,我们也会主动出击寻找一些比较好的项目。

  我们选择并购项目,第一肯定是它能带来比较好的收益。在区域上,公司的定位是立足大湾区,从企业成本来说,肯定是先近后远,如果项目离的太远,无论是物流成本、人工成本都会增加。当然,我们未来也会逐步增加在广东周边省份如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方的布局。

  在氢能领域,由于行业的发展特点,前期需要有地方政府的推广支持,所以我们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肯定是围绕有地方政府支持的城市群来做,同时也会考虑标的的成本控制、产能等情况。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对话穗恒运董事长许鸿生:清洁新能源转型样本何以打造?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