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据业内预测,新一代高铁CR450或在今年年底下线,时速达400公里,不仅大大提升出行效率,更加彰显绿色创新理念。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车辆配套领域生产规模、产品品类、系统集成能力领先的一站式总包服务配套供应商,今创集团(603680)深度参与了CR450相关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助力复兴号更“绿”更快
CR450为时速400公里及以上运行速度的高速动车组,属于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又一个新的成员,运行时速全球最高,标志着我国高铁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按照设计要求,CR450动车组在时速提高50公里的同时,噪声和能耗等环保指标都不超过CR400复兴号列车。这背后,就有着今创集团等产业链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
“今创集团能够参与CR450动车组的研发,不仅是因为公司在行业内有着很深的积累,更在于公司在关键时刻能够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今创集团副总经理、董秘高锋介绍,搭载在CR450动车组的新型风挡(贯通道)系统,就是由今创集团全资子公司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的全新设计研发,与过往CR400动车组风挡(贯通道)系统相比,减重25%以上,隔音性能从38分贝提升至42分贝,气密性4000帕降至1000帕时间从原来的70秒提升为120秒,气密强度也大幅提升,进一步保证乘客的舒适性。
搭载在CR450动车组的新型塞拉门系统,同样经过今创集团全新设计研发,与过往CR400动车组门系统相比,国内首次运用了镁合金骨架,突破镁合金焊接工艺,重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材料,重量从190公斤减到164公斤。同时,隔音性能从34分贝提升至38分贝,气密性4000帕降至1000帕时间从原来的210秒提升为525秒,气密强度由原来的6000帕提升至10000帕。
“今创集团参与了CR450动车组内装产品从方案调研,到样件试制验证,再到正式产品制造交付安装全过程。”高锋介绍,在轻量化设计方面,今创集团技术团队努力转变设计观念、着力拓展新产品结构方案,开发使用新型轻质复合材料,优化全流程制造工艺,实现了内装产品整体重量较智能动车组的金属复合结构产品基础上再减重约18%。同时,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不仅如此,公司今年新研发了复兴号定员提升智能动车组项目,首次将车上电气柜的部分功能移至车下安装,同时融合原接触器箱、LJB分线箱等功能,在车下设备舱内集成设置车下控制箱。通过采用轻量化、降噪等技术和设备集成、布局优化等措施,进一步扩大旅客使用空间,提升列车载客能力,增加二等座席位数量和总定员。数据显示,8辆编组列车定员数量增至619人,增幅约7.5%,其中二等座席增加38人;17辆编组列车定员数量增至1347人,增幅约5%,其中二等座席增加61人,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
管理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要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忽视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创新。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林嵩认为,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以管理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可以更好地提升行业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
实际上,今创集团所属行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变更频、要求高等特点,尤其是城轨车辆,更是“一城一线一风格”。如何在不断丰富产品品类的同时,高效输出“一案一策一作品”,是今创集团必须应对的挑战。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存在非标准化、小批量、短交期等供货特点,公司采取柔性化的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高锋表示。为此,公司采取柔性化的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即同一生产线可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轨道交通车辆内装及设备产品。同时,公司以“智慧管理平台”和“五维知识平台”为支撑,构建全数字全过程智慧管理模式,聚焦客户体验,协同创新、柔性工艺和链合智造,从营销、设计、工艺、制造、质量、供应链、管理全方位覆盖,形成统一的管理语言,贯通业务流程。
公司参与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项目,正是发挥了管理创新优势。“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是国内首个基于复兴号平台研制的新型卧铺项目,项目周期短、需求急,今年7月初启动,9月份5列16编组的复兴号动卧车辆就要上线。”高锋介绍,由于没有试制过程,除了对设计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对制造质量更是严苛,所有产品外形、安装尺寸都必须一次做对,零件生产完成后,到列车上组装一次成功,没有任何修改错误的机会。今创集团则在保证同时运作的其它300多个项目不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将正常从新项目准备到完成批量交付所需要的5个月时间,压缩至2个月时间,并且高质量实现了全部交付。
最终数据显示,今创集团负责了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80%以上的内装部类。其中,顶板、观光区内装等采用预浸料复合材料结构,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其轻量化指标较传统金属材料结构减重35%以上;包间隔断采用隔音夹层复合结构,隔声指标提升20%,提升了乘客的舒适性;为减少内装件之间的安装误差,公司还技术整合各部件之间的安装接口,实现集成模块化安装、互换性安装等一系列结构改进。
布局新能源重工领域
得益于不断锻造新质生产力,2024年前三季度,今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4.35%;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36.81%;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43.23%。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归母净利润1.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54%;实现扣非净利润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17%,单季度业绩增速继续提升。
在持续深耕轨道交通领域的同时,今创集团还在寻求外延式发展,进一步增加新的增长极。此前,公司并购常州矿山机械厂,将具备行业知名度的“常矿”品牌收入麾下,进而涉足港口、矿山机械业务。
“今创集团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积累,有利于公司利用自身技术、平台、产线等资源优势延伸应用,布局新领域,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高锋认为,公司紧跟行业绿智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推行技术革新,能够高效支持一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也正是在这种理念下,“常矿”迎来了新生。
今年6月,今创集团旗下常矿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套港口智能轮式抓取料机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下线,在行业领域实现新突破。这款高性能CKJ-2000E抓取料机主要为高水位落差、内河码头散料的抓取研发。设备总吨位200吨,采用电力驱动,最大工作幅度近19米,最大起重能力16吨,不到2小时就可装卸完成一艘1000吨的货船,效率是传统门座机的2倍以上,基本实现对现有内河码头应用场景的全覆盖。
今创重工板块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周峰介绍,设备同时配置行走自纠偏、过载保护、断电应急运维等系统,全面提升了安全性能,可有效避免倾覆,助力港口码头设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该产品已申请发明专利,预计满产后年销售额近5亿元。
而在此前,今创集团旗下以“常矿”为主的重工板块,已经陆续推出52吨换电挖掘机、108吨纯电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和6吨电动装载机等多款新能源矿山机械装备。其中,52吨纯电驱动挖掘机作为全球第一款采用换电技术的52吨级的挖掘机,能够在6分钟内完成换电,保证作业连续性,解决了矿区换电难、充电时间长的问题。相比传统50吨级燃油版挖掘机,每年使用成本节约100万元左右。
今创集团实际控制人戈建鸣表示,未来,集团将围绕矿山开采施工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打造新能源智慧矿山机械产业,进一步促进矿山开采领域新能源装备的渗透率,持续推进矿山绿色化、智能化的进程,为零碳矿山做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