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 四大行明年首阶段达标“稳”了
2024年11月27日 21:41
来源: 第一财经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11月26日,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公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2024年名单,入选的29家银行与2023年保持一致,但分组略有变化。国内五大行继续位列名单,且分组维持不变。

  就在近期,随着交通银行发行首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TLAC债券)落地,国内5家入选G-SIBs的国有大行的首笔TLAC债券发行全部落地。惠誉博华最新报告测算指出,如果按照上限规模考虑存款保险基金的计入影响,在2025年初面临首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要求的四大行,已不存在压力,第二阶段缺口也较2023年明显收窄。

  不过,在资产增速整体维持高位的背景下,仍需持续关注五大行第二阶段资本缺口的变化。惠誉博华金融机构部高级分析师李沄桥认为,考虑到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五大行遵循“分期分批、一行一策”思路,各家机构的第二阶段资本缺口缩减情况会出现一定差异。

  5家国有大行分组不变

  FSB最新公布的名单显示,今年共有29家机构入选G-SIBs,机构数量与2023年保持一致。其中,部分海外银行出现组别变动,国内入选的五大行数量与分组维持不变。

  海外银行中,美国银行因最终评分下降,分组由去年的第三组变动至第二组;法农信贷则由此前第一组升至第二组,其他机构分组不变。在此背景下,第三组机构由3家减少为2家,第二组机构由10家增加至12家。

  聚焦国内银行,入选名单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继续维持在第二组位置,去年首次入选的交通银行继续处于第一组。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治理“大而不能倒”问题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监管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首次提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概念,并于2011年公布首批G-SIBs名单。在此基础上,2017年,《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对G-SIBs提出了附加资本和杠杆率等要求。

  作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基础,G-SIBs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银行业格局的发展与变迁。

  回顾来看,自2011年FSB公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先后于2011~2015年入选G-SIBs,2023年交通银行也首次入选该名单。自首次入选以来,中资银行都稳定位列名单当中,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去年从第一档升至第二档,其中农业银行为四大行中最后一家首次入选名单第二档的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在去年继续保持在第二档。

  在指标设定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框架包括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复杂性和跨境业务五个权重维度,下设13个二级指标,通过加权评分全面评估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水平。

  此前惠誉博华的测算显示,农业银行的测算评分将会继续上升,名单中的分数排名也将提升,是中资G-SIBs中分数增长幅度最高的机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测算分数有不同程度下降。

  首笔TLAC债券发行均已落地

  入选G-SIBs名单的银行,也面临更高的核心资本与TLAC监管要求。

  据FSB及人民银行会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022年以前被认定的中国G-SIBs(四大行),需分别在2025年及2028年初分阶段满足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TLAC/RWA)不低于16%及18%的要求,TLAC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2028年初分别达到6%、6.75%。2022年1月1日之后被认定的银行(交通银行),应当自被认定之日起三年内满足规定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

  此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还分别面临1.5%、1.5%、1.5%、1.5%和1%的附加资本监管要求,且必须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同时需额外满足储备资本(2.5%)、逆周期资本(目前为0)要求。

  惠誉博华报告指出,综合上述要求累加计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TLAC/RWA”比例需分别在2025年和2028年初达到20%和22%,而交通银行该比例则需在2027年初达到19.5%。

  随着首个达标节点临近,入选G-SIBs的五大行TLAC缺口也受到更多关注。“从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数据观察,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资本水平较强,而农业银行由于近期的高速规模增长,其资本水平与其他三家机构存在一定差距。”李沄桥在报告中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引导和推动下,今年国内五家G-SIBs将TLAC债券提上日程并全部落地了首笔发行。其中,交通银行的首期TLAC债券刚刚发行完毕(27日起息),计划发行规模200亿元,实际发行总额为300亿元。

  以此计算,5家大行首期TLAC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为2100亿元,接近总获批发行额度(4400亿元)的一半,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500亿元额度已用尽,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未发额度分别为1100亿元、1000亿元、200亿元。

  TLAC缺口还有多大

  “若将发行规模全额计入,则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2024年9月末的‘TLAC/RWA’比例分别达到约19.4%、19.6%、19.2%、18.3%。”李沄桥团队在报告中指出,相比之下,交通银行2024年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6.2%,若将存保基金按照上限规模计入,则其距离第一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目前还存在719亿元的静态缺口,若资产增速更高则面临更大缺口。

  不过,交通银行TLAC剩余1000亿元额度的有效期为2024年12月31日。这也意味着,该行可能在年内继续发行剩余额度的TLAC债券。根据监管批复文件,在有效期内申请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对于接下来的TLAC达标压力,李沄桥团队认为,相比2023年的测算情况,中资G-SIBs在今年9月末的第二阶段静态缺口同比收窄了约1.4万亿元,其中存在部分资本新规实施产生的一次性影响。“未来五家机构为满足第二阶段目标需要补充的总损失吸收能力规模将与其资产增速密切相关。”他在报告中强调。

  上述报告指出,考虑到大行资产增速大概率继续维持相对高位并维持一定的利润分配比例,按照3%利润增速、30%利润分配比例,每年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大行8%、交通银行5%综合测算,存保基金计入影响后的5家大行第二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补充缺口大概为9319亿元。在四大行资产增速10%,交通银行资产增速7%的假设下,上述缺口将扩大到2万亿元以上。

  对于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为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影响,报告认为,在资本补充将按照“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开展下,预计各家机构的缺口缩减影响将会出现一定差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2024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四大行明年首阶段达标“稳”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