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概念股“嗨”不停 盲目跟风炒作有危险
2023年02月08日 00:39
作者: 谢若琳
来源: 证券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证券日报:概念股“嗨”不停 盲目跟风炒作有危险】目前AIGC只能基于现有信息形成综合,就像自动驾驶一样,只有在单纯的测试环境下,才能让AI独立上岗;其次,相关概念股的“含AI量”也存在较大水分。


K图 BK1126_0

  ChatGPT带来的AI投资热潮已燃遍全球,AIGC(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将成为2023年首个“顶流”话题。

  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于2022年11月份推出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一经面世就受到市场热捧。该应用发布两个月后,用户量迅速突破1亿,并让全球风投界为之沸腾,甚至有言论表示,这款模型有望代替传统的搜索引擎。针对这一AI投资热潮,谷歌紧急斥资4亿美元投资了ChatGPT竞品,百度宣布同类项目将于3月份内测。看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搜索引擎发动的大战也已经蔓延开来。

  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资本市场同样也掀起了ChatGPT概念股热潮。ChatGPT概念板块截至目前已迅速扩容至28家上市公司,短短的5个工作日板块累计涨幅已高达26.74%。针对ChatGPT概念股热潮,国内投资者纷纷涌向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询问上市公司是否有ChatGPT相关业务。近一个月内,相关提问高达1225次。即便是有的公司反复表示“没有”,投资者还在不厌其烦地提问,“究竟有没有?”。

  不可否认,ChatGPT是AI深度学习领域的惊艳一笔,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超对话水平,让大家看到了AI应用的无限潜力。

  这款应用问世,可以说比较完美地回答了一个深度学习领域的关键问题,AI能否像人类一样思考?单从投融资角度来看,对于超出一般人认知范畴的新科技、新趋势,更应疏理好兴奋的情绪并理性冷静地看待。

  目前AIGC只能基于现有信息形成综合,就像自动驾驶一样,只有在单纯的测试环境下,才能让AI独立上岗;其次,相关概念股的“含AI量”也存在较大水分,有部分公司是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从模型的规模到效果,距离商业化还有很大探索空间,更有部分公司仅是参股子公司掌握了少量相关算法技术,依旧被划入“概念股”范畴。

  近一步来看,ChatGPT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海量的数据存储,大部分企业是基于自己的数据库生成相关应用,适用于固定场景、固定对话,如果没有海量的数据支持,很难从“人工智障”过渡到“人工智能”上。此外,相关法律完善程度、芯片算力能力也需要近一步完善。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新技术的突破固然值得欣喜,但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尤其是概念股股价狂飙之下,切莫盲目“上头”跟风。

  相关报道

  是否涉嫌内幕交易?7连板ChatGPT概念龙头收关注函 机构高位接盘

  中国版ChatGPT来了 预计今年3月开放!A股概念股谁有真实力?

  ChatGPT概念狂飙!究竟魅力何在?基金详释投资机会与风险 还有基金已布局AI概念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概念股“嗨”不停 盲目跟风炒作有危险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