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债“风云再起”
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引发全球投资者担忧。近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破1.6%,高估值资产回调,外汇市场、商品市场及股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分析人士称,在美债收益率升高的背后,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上升的强烈预期,叠加可能由此引发的货币政策调整,将对全球资产价格产生更大范围和更加深刻的影响。
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
今年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接连升破关键位置,从年初的不到1%升至目前的约1.6%。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长期限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反映了通胀预期不断升温。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预期持续发酵,叠加疫苗接种进展良好,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尤其是服务业将加快复苏进程。
上周,美国公布的PP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显示通胀压力增大。当周,1.9万亿美元的纾困救助法案正式颁布实施,不仅将助力美国经济复苏、推升通胀,也意味着美国国债供给压力增大。此外,去年美联储放宽银行补充杠杆率(SLR)的政策有效期将于3月底截止,机构或不得不抛售美债以满足指标要求。
分析人士预测,未来美债收益率或将进一步上行。开源证券赵伟团队表示,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美国疫情形势有望加快好转,经济复苏显著提速。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及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升破2%。
北京时间3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日本所持美债规模上升至1.2767万亿美元,中国持仓规模上升至1.0952万亿美元。
日本今年1月大幅增持美债254亿美元至1.2767万亿美元,仍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亦在今年1月大幅增持229亿美元至1.0952万亿美元,仍为美国第二大债权国。英国、爱尔兰和卢森堡则分列美债主要持有国的三至五位。
多种资产价格调整
持续上行的美债收益率及其所代表的宏观经济预期生变,已引起多种资产价格调整。
当地时间3月12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破1.6%时,纳斯达克指数低开低走,众多科技股大跌。分析人士指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在股票估值模型中是作为贴现率指标出现的,其上涨会导致股票的未来现金流贴现价值下降,高市盈率的股票对美债收益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在2月下旬至3月初的美股调整中,主要反映科技股走势的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远超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3月12日纳指收跌时,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反而双双收涨。
对外汇市场而言,美债收益率上行可能导致资金回流美国资产,促使美元升值。1月上旬以来,美元指数从低点反弹,运行中枢在震荡中缓慢上移。2月下旬至3月上旬,美债收益率接连突破1.4%、1.5%并摸高至1.6%附近时,美元指数也开始走高,并一度突破92大关。
历史数据显示,美债收益率上行通常会压制金价。数据显示,伦敦金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近9%。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美债利率“闯关”时段,银价也连续回调,伦敦银在连续8个交易日内累计跌逾10%。
不过,比起美债收益率上行本身而言,其反映的实体经济复苏、通胀升温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资产的影响或许更大。
“从根本上看,对于美债收益率的关注源自对全球美元流动性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关注。通胀预期,油价上涨带来的潜在滞涨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潜在的收紧预期,美国加码财政刺激的边际挤压,都成为美债收益率上升以及引发更广泛资本市场担忧的重要诱因。”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称。
众多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承压
全球国债收益率跟随美债收益率同步回升,正给众多国家央行构成日益严峻的货币政策调控压力。
欧洲央行已采取行动遏制欧洲国家国债收益率回升。
上周,欧洲央行将显著加快债券购买写入货币政策决议,旨在遏制欧洲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回升。
此外,欧洲央行还通过欧央行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净买入约140亿欧元欧洲国家国债,高于前一周的119亿欧元,进一步落实“加快债券购买”的决定。
“这背后,是欧洲面临的经济复苏压力远远高于美国。”一位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分析说。
面对美债收益率持续回升,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同样“如坐针毡”。
3月初,乌克兰率先决定大幅紧急加息至30%,创下过去15年以来最高值。究其原因,乌克兰央行担心美债收益率回升将触发资本外流,导致本国经济面临重创与货币汇率大幅贬值。
“可以预见的是,若西方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将不得不进入紧急加息阵营,以确保本国货币汇率与金融市场稳定。”专家指出。但此举能否奏效,仍存在诸多变数。
新兴市场国家严防资本外流
近日,贝莱德、富达国际、ManGroupPlc等全球大型资管机构相继警告称,若美债收益率持续回升,可能触发大规模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给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带来不小的压力。
通常,美元强势将会令全球金融条件收紧,放缓全球的资本流动。尤其会对依赖外部融资的新兴市场国家构成挑战。去年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分析显示,美元每上涨1%,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就会下降0.3%。
富达国际指出,当前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正在竭力应对美债收益率回升所带来的资本外流冲击,但若通胀交易扩散到短期美债,新兴市场国家真正的痛苦期可能将会来临。
毕竟,早在2013年,不少新兴市场国家曾吃过美联储收紧QE(量化宽松政策)的亏。当时美联储基于经济复苏突然收紧QE规模,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回升,令土耳其、巴西、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遭遇不小的资本流出压力。
事实上,涌入开发中国家资产的资金已经开始变慢。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月流入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的资金量从去年11月创纪录的1074亿美元大幅降至312亿美元。这是新兴市场连续11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
具体来看,2021年2月份,新兴市场国家中,股票市场流入84亿美元,其中流向中国股市的有78亿美元;债券市场流入228亿美元,其中流向中国债市的有9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指出,月下旬至3月上旬,美元指数大幅升值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6.55元附近。此外,美债收益率上行还将压缩中外利差,这将削弱人民币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过,考虑到中国债券收益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高水平,美债收益率上行对中国债市的实际影响还有待观察。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责任编辑:DF150)